岳阳鱼文化鱼巷子

岳阳鱼文化鱼巷子

ID:33853302

大小:32.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3-01

岳阳鱼文化鱼巷子_第1页
岳阳鱼文化鱼巷子_第2页
岳阳鱼文化鱼巷子_第3页
岳阳鱼文化鱼巷子_第4页
资源描述:

《岳阳鱼文化鱼巷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岳阳鱼文化鱼巷子,湖与岸不朽的诠释从鱼巷子最初形成到现在,岳阳人可以不提最为著名的岳阳楼,可以几年甚至一生不进岳阳楼,可人们天天言说着鱼巷子,永远离不开鱼巷子。其演练的长卷,累积了岳阳建筑与商业,生活与习俗,湖与岸的深厚文化,它不仅仅是岳阳目前唯一幸存的青石古巷,也是全世界以生活形态命名的唯一历史古巷。鱼巷子,商大对面小巷进去再左拐一条青石板的长巷,形似7字。几百年风雨历程,仍然是岳阳最鲜活的市场。活蹦乱跳的鲜鱼,波光泛动的麻石,讨价还价的买卖,陈旧破烂的古楼,组成了鱼巷子独特的风景,成了无可替代与更换的岳阳独特生活文化基石,并缔造了湖鲜美食的

2、丰碑。生活离它太近,永远走不出人们的眼视清晨的鱼巷子,正是鱼市兴隆时间,满盆满盆的鱼,肥厚鲜活,激活了沉寂一夜的小巷。走在泛着波光的青石板上,仿佛听闻洞庭湖的涛声。记者与几位作家一行,看着各鱼贩手脚麻利、花样百出的剖鱼方式,惊叹行行出状元,凡事有艺术。听老人们口若悬河地讲鱼巷子的历史,怎样兴盛,怎样繁华,记者不由自主抬头整体了望一遍,东一块西一块的棚子和雨布,在风中破烂不堪。除却低头时看到满巷鱼跃的波光,寻到一丝当年的痕迹,实在还原不出当年的盛况。沿着麻石路几经往来,记者在一栋破烂不堪的木结构两层楼前,意外发现墙上还有一个很小的牌子,清晰地写着

3、四个字——下鱼巷子。这是整个鱼巷子现在惟一留下的标志性文字。上鱼巷子已不复存在,而现存的下鱼巷子,就只剩出口20米处还有几栋青砖青瓦的建筑,抬头不见天,到处吊着东一块西一块的遮雨布,让小巷尤其显得狭窄而破旧。透过如网一样的电线,屋顶上翘檐的瑞兽早已缺角少腿,所剩无几的老木板房危在旦夕。一步一声沿着残缺不全的楼梯上去,二楼雕刻的栏杆和门窗已发黑腐朽,小心行走,木地板发出的声音重重诉说着陈旧。曾根据鱼巷子创作过多部作品的河南大学教授、中国一级著名作家刘恪,说他2010年走访岳阳古街巷时,曾拜访过住在这栋木楼里的老居民王惠芝老人,万分遗憾的是,等这次

4、他陪同记者前往时,九十多岁的老人已于去年作古,终无法探寻到更真实的记忆。据现在租住在这里的做小生意的湖北人氏梁治诚介绍,王惠芝是湖北人氏,解放前因发大水随船从湖北监利到了岳阳,上岸便停留在了鱼巷子。刚来,跟一个打渔的好了一段,后嫁给了本地一个裁缝,再后来,因两人不合分开,最后嫁给了某国民党将领之子做了姨太太。解放后,孤身一人的她一直由国家负担。在鱼巷子居住了三十多年的颜先生还讲到前几年去世的另一个老人,也是某富商的姨太太。当年身为高官富商的姨太太都居住于此,足见鱼巷子的繁华。历史远走,鱼巷陈旧,繁盛仍在,青石板依旧,麻条石每个缝隙堆积的故事,让

5、陈旧的巷子越来越显其风味。记者在走访那里做生意与居住的人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走遍街市清一色的湖北监利人,老岳阳居民几乎全搬走了。鱼巷子现有居民,流动人口980多人,固定居民410户,大部分为租用住户,只有少部分从湖北来得比较早的买了房子。一个承载岳阳几百年生活文化的地方,现在成了湖北监利人的鱼巷子,记者看出了一行人的失落。一个汉子,穿着一身黑油油的防水衣站在大大小小各种盛鱼的盆边上,记者发现他的与众不同,上前打听果然他是这些做鱼生意中难得的真正渔民。当然,也是湖北监利人。对面街边上两位老人,现已中风的吴以仁老人看到记者吐词不清地说,他也是监

6、利人。到岳阳已二十几多年了,当年是出名的水上汉子,一直在水上与鱼巷子行走。老人回忆说,当年洞庭湖不像现在鱼少,随便出去一趟,保准满载而归。他笑着说,民间流言一句话:“一鱼养三家,渔家、贩家、摊家。”这话实实在在道出了当时的盛况。其实鱼巷子也有冷清的时候,日军占领岳阳7年间,上自南津港,下至城陵矶一带湖面为军事禁区,禁止一切船只通行捕捞。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渔市才又兴盛起来。再后来,文化大革命开始,禁止一切私营商贩生意,鱼巷子也曾冷静过一段。进入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岳阳人们以鱼为主题的生活,让鱼巷子自然热了起来,离生活近,其价值永远不会消

7、褪。湖水浸它太重,永远退不出历史的长河岳阳居民一代又一代行走于鱼巷,却对其历史考证不深。岳阳史学专家邓建龙告诉记者,据清《嘉庆巴陵县志》载:“鱼巷,在南门外,通南岳坡,里人廖国兰捐修石道广竟,巷长151步有奇”按每步0.75米换算,约105米。《光绪巴陵县志》载;“鱼巷,自上正街西175步,至南岳坡巷又35步滨江,北有洗马池巷自土门街至此三百步,南岳坡巷亦名鱼巷,自北至南一百四十步通街河口。”由此可知,鱼巷子其实是鱼巷和南岳坡巷的统称。巷成于何时?1746年编撰的《乾隆岳州府志》即载有鱼巷,明初即已成巷,实际成市则早至北宋时期。南门外地势平坦,

8、呈月牙形港湾,易于泊船,便于利市。于是,各种行商、店铺、摊点、仓储纷纷建立,逐渐形成街巷。有岳阳古地图之称的段福林老师说到鱼巷子,如数家珍。他告诉记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