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本与产业转移背景下fy集团国际化发展若干想法

全球资本与产业转移背景下fy集团国际化发展若干想法

ID:33850546

大小:613.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3-01

全球资本与产业转移背景下fy集团国际化发展若干想法_第1页
全球资本与产业转移背景下fy集团国际化发展若干想法_第2页
全球资本与产业转移背景下fy集团国际化发展若干想法_第3页
全球资本与产业转移背景下fy集团国际化发展若干想法_第4页
全球资本与产业转移背景下fy集团国际化发展若干想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球资本与产业转移背景下fy集团国际化发展若干想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球资本与产业转移背景下FY集团国际化发展若干想法(一)前言2(二)新一轮资本与产业转移形成原因2(三)双转移下中国经济困局4(四)国内经济困局对FY集团的影响5(五)应对策略61.技术创新,汽车产业发展趋势72.市场开拓73.全球产能配置104.全球资产配置115.人才选择13(一)前言2008年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严重的破坏,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亦或是中国经济都不同程度上出现衰退。然而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依然持续,危机爆发之后,各国为了应对危机推出不同救市政策,其中对全球经济影响最大是美国《制造业促进法案》和中国的四万亿救市方案,正是因为这两个救市方案造成

2、了全球资本与产业新一轮转移。全球的资本和产业转移无论对于国家还是企业都是危与机并存。今年FY集团主题是《FY全球》意味在未来数年间FY集团基本是主题是实现企业的国际化,而在实现国际化过程必然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在对照相关竞争企业以及成功制造业企业后,FY集团除了重视技术落后的问题外,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市场高度集中;第二,产能高度集中;第三,资本高度集中。本文首先以全球化视野分析未来全球经济发展的趋势以及对中国经济影响,而后对于FY集团三个集中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二)新一轮资本与产业转移形成原因奥巴马总统上台之后,为了应对金融危机,2010年美国通过《

3、制造业促进法案》旨在通过法律形式鼓励美国制造业发展,同时利用宽松的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发展。《制造业法案》目的非常明显,第一促进美国企业制造回流,第二美国企业向高端制造业升级。在制造业法案和宽松的货币政策共同作用下,美国领先全球实现经济复苏,下两幅图是美国道琼斯和纳斯达克2011-2014走势图(截取日期2014.8)道琼斯指数月K线2014.8(数据来源大智慧数据中心)纳斯达克指数周K线2014.8(数据来源大智慧数据中心)道琼斯与纳斯达克指数屡创新高,预示美国经济强势复苏。美国经济复苏之后带动全球资本流向美国,投资股票,制造业以及科技研发,致使全球资本新一轮

4、转移开始,其具体表现在于2013中国钱荒和全球新兴市场货币大范围贬值,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对美元汇率分别贬值7.1%、11%、13.2%、19.2%2012-2013全球货币对美元汇率变动值另外美国为了应对危机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QE3的推行是在美国经济复苏中,一定程度上缓解美元紧缺局面,同时也推迟了全球资本转移的时间。但是,QE3退出时间大致可以估计,今年年末或是明年上半年,在退出QE3而后在一年之内美联储会提高利率,全球资本将加剧回流,届时发展中国家将面临更严重的资本缺失。除了美国之外,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为了应对危机推出四万亿救市计划,虽然

5、四万亿在短期内刺激了经济增长,但是从长远看,其负面效果十分明显。其中重要的三点,第一刺激政策所印发的巨额货币,造成中国现今中国严重通货膨胀,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激增以及人口红利致使中国制造业优势地位逐步丧失;第二,中国产业升级失败,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升级中,中国已经远远落后于美国。制造业优势丧失和产业升级失败,加剧了全球产业转移。第三,众多行业产能过剩。(三)双转移下中国经济困局新一轮全球资本和产业转移虽然才刚刚开始,但是依照目前的形势,此次资本与产业转移中国不会收益者。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成为全球资本和产业转移国,从而带动了中国经济快速崛起,然而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

6、济发展出现了一些列严重问题,房地产泡沫,影子银行,地方债务问题和严重的通货膨胀。08年以后中国超额印发货币,造成严重通货膨胀,原材料和人工成本急剧上升,加之中国人口红利丧失,中国低端制造业优势正在被东南亚各国所取得,阿迪达斯迁往越南,中国人在东南亚开设工厂,而高端则会回流美国,例如苹果,陶氏化学,卡特皮勒,福特等公司将会逐步迁回美国。这预示中国原有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开走到尽头,产业转移已经形成,但是因为中国在制造业具有两大优势,第一产业聚集效应发挥到极致,第二中国产业工人技术优势,所以产业转移是一个相对漫长过程。房地产泡沫和基础建设,吸收大量国内资金和消耗大

7、量资源,同时也耗尽中国发展时间,从而使中国错过了最好的产业升级时机,过去几年在页岩气革命和高新技术研发,中国并无实质性突破,中国在新一轮产业升级中已经失败。原有发展模式走到尽头,新发展动力缺失是中国经济面临最重要的困境。因此中国经济自2012开始已经进入广义滞涨时期,其中具体表现经济衰退和高通胀率。如图显示中国经济在增长率呈现持续降低,而且在可预见的将来中国经济将会持续下降。如下图所示2002-2013年GDP及经济增长率(数据来源统计年鉴)与中国经济衰退相伴的是资本的转移,2014年末到2015年上年,美国将退出QE,为了推动经济进一步复苏,美国会在退出Q

8、E之后逐步提高利率,实现美元稳定回流。中国将可能是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