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836886
大小:201.5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3-01
《中药学考试重点复习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藥學考试重点复习题第一至八章中药学总论1.《神农本草经》(簡称本经)共收载药物365种,其中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该书根据药物性能功效的不同,分为上、中、下三品。这是中国药物学最早的專著。2.《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或《官修本草》):唐·苏敬、李勣等人编撰,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政府颁行的药典。载药844种,包括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3.李时珍于1578年(明万历六年)完成《本草纲目》(1593年刊行)。总结16世纪以前我国的药物学:载药1800多种,附药图1000余幅,附方1万首。4.中药的采收季节、时间和方法,对中药的质量好坏和疗效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也
2、就是说,药材的采收应该在有效成份含量最高时进行。一般药材的采收时间及方法:-(1)植物类a)全草类:多数在植物充分生长,枝叶茂盛的花前期或刚开花时连根拔起。b)叶类:花蕾将放或正在盛开时。c)花类:在花正开花时进行,或含苞欲放时摘取花蕾。d)果实和种子:果实成熟后或将成熟时。亦有未成熟时采收的。e)根和根茎类:多以农历二、八月采收。少数夏季采收。f)树皮和根皮类:清明至夏至间剥取皮。亦有秋后或早春采者。(2)动物:因品种不同,采收各异。(3)矿物:大多可随时采收。5.中药炮制的常用方法有哪些?(1)中药炮制的常用方法可分为修治、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及其它制法等五大类型。简述如下:-a
3、)修治-包括纯净、粉碎及切制处理;b)水制-包括洗、淋、泡、润、漂、水飞等方法;c)火制-包括炒(清炒及固体辅料炒)、炙(蜜、醋、酒、盐及姜汁)、煅、煨、烘焙等方法;d)水火共制-包括煮、蒸(清蒸及辅料蒸)、潬、淬等方法;e)其它制法-包括制霜、发酵、发芽等方法。6.五味的作用是什么?(1)辛味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2)甘味有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的作用。26/26(3)酸味有收敛固涩的作用。(4)苦味有降泄、通泄、疏泄、清泄邪热、燥湿、泻火坚阴的作用。(5)咸有软坚散结,泻下的作用。(6)淡有渗湿利水作用。(7)涩味与酸味作用相似而不尽相同。7.七情的内容:-(1)单
4、行:即一种药物单独应用。(2)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3)相使: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4)相畏:即一种药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6)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7)相反:即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8.用药禁忌包括哪些内容?用药禁忌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食时饮食禁忌等内容。药物之间有相反的关系。主要包括
5、“十八反”、“十九畏”。(1)“十八反”a)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b)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c)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苦参、细辛、芍药。(2)“十九畏”a)硫黄畏朴硝,b)水银畏砒霜,c)狼毒畏密陀僧,d)巴豆畏牵牛,e)丁香畏郁金,f)川乌、草乌畏犀角,g)牙硝畏三棱h)官桂畏石脂,i)人参畏五灵脂。26/26第一章解表药1.简述桂枝、柴胡的性味、功效及主治证(1)桂枝(发散风寒药)桂枝为辛温解表药,归肺、膀恍、心经。能发汗解表,可用治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脉浮而紧等症。本品辛甘温照,善于温通卫阳而发汗解肌,其发汗之力较麻黄温和,故外感
6、风寒,无论是无汗的表实证、还是有汗的表虚证,以及阳虚受寒者,桂枝均宜使用。同时,桂枝又可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也常用治寒凝血滞诸痛证,痰饮、蓄水证,心悸等证。(2)柴胡(发散风热药)柴胡为辛凉之品,能发表、升阳。可用治外感表证,发热、头痛等症,以及清阳不升的病证。对于风热、风寒表证,皆可配伍使用。柴胡能升阳举陷,用治气虚下陷,食少便溏、久泻脱肛、胃下垂、肾下垂、子宫脱垂等脏器脱垂。柴胡苦辛微寒,主升肝胆之气,长于疏散少阳半表半里之邪、退热,疏肝解郁。又常用于伤寒邪在少阳,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症;感冒发热;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痛经;疟疾寒热往来。26/26第二章
7、清热药1.简述鱼腥草的性味、功效及主治证(1)鱼腥草(清热解毒药)鱼腥草味辛,微寒;归肺经。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尤以清肺热见长。既可用治外痈,又长于治疗肺痈及肺热咳嗽,为治肺痈咳吐脓血之要药。亦可用于湿热淋证,湿热泻痢,兼有清热止痢之功。2.试比较下列各组药物性味、功用之异同:(1)石膏与知母(清热泻火药)石膏、知母均具有甘寒性味,均主归肺胃经,同具有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等功效,可用来治温病气分热盛及肺热咳嗽等证。但石膏味兼辛,泻火之中长于清解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