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828371
大小:74.2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9-03-01
《2018-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02课诗两首(第02课时)(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第02课诗两首(第02课时)1.徐志摩(1897—1931),、散文家。名章坍(xu),笔名、云屮鹤等,浙江海宁人。1921年开始创作新诗。1923年,参与发起成立新月社,是的代表诗人。后加入文学研究会。徐志摩以文坛才子著称,著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云游》,散文集《巴黎的鳞爪》《自剖》《秋》,小说集《伦盘》,译著《曼殊斐尔小说集》等。2.给下列加线字注音。青荐()浮藻()荡漾()长邕()漫遡()笙箫()3.解释下列词语。青荐:漫溯:1.现代诗人南湖新月派《翡冷翠的一夜》《落叶》2.xiiigzaoyanggaosustiengxiao3.青色
2、的荐菜。特,多年生草本植物,叶子略呈圆形,根生在水底;不受约束地悠闲地逆水而行。1.《再别康桥》第2~6节诗中,诗人捕捉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特点?诗人捕捉的意象主要有:①金柳,妩媚而美丽,浸透着诗人欢喜和眷恋的感情;②青荐、柔波,写康桥对诗人的欢迎,更表现出诗人对康桥的眷恋;③榆阴下的清潭、倒映天上的彩虹,有如梦如幻之美;④星辉、水波与星光辉映,色彩斑斓,表现了诗人的快乐心情;⑤夏虫的“沉默”,渲染了一种静寂的氛围,衬托了诗人的离情别绪。诗人选择的这些意象,都是自然景物,给人清新Z感,而诗人要表达的是怀念惜别之情,诗中的这些意象却有一种纯净的美
3、感,能让读者也不知不觉地从离愁别绪的伤感中超脱出来,而去全身心地感受诗中优美的意境。1.《再别康桥》第一节和最后一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有怎样的表达作用?“轻轻”“悄悄”的运用,有什么意味?诗的首尾两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重叠复沓,具有一种节奏感和旋律美。首节以“作别”二字,概括全诗主要内容,而三个“轻轻”的运用,既定下全诗抒情的基调,乂因其咅节轻盈柔美,而形成一种轻盈跳跃的节奏。尾节中两个“悄悄”与前文“轻轻”照应,而表意略有不同,“轻轻”强调动作的轻盈,“悄悄”写不忍打破康桥和谐宁静境界的心情。首节不说“告别康桥”,而
4、说“作别西天的云彩”显得清新飘逸,尾节中,将本不能带走的云彩说作“不带走一片云彩”,显得情意绵绵。2.《再别康桥》在表现形式上具有三美,即“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这三美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特”“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
5、,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C.回环复沓。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K筋龜&基础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青存(xing)
6、长篙(hdo)漫溯(su)•••B.笙箫(sh@ng)撑开(chOng)哀怨(ai)•••C.寂寥(ji)彷徨(pdng)彳亍(C1)•••A.凄婉(wan)斑斓(ldn)笙箫(xiao)•••1.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妍影,在我的心头荡漾。B.软泥上的青特,油油的在水底召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C.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D.寻梦?撑一支长嵩,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2.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八・
7、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B.那榆阴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C.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D.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3.下列对《再别康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轻轻的走”“轻轻的来”“轻轻的招手”,诗的开篇连用了三个“轻轻的”来修饰动作,不仅生动地再现诗人來到和离开康桥时的情景,更表达出他來去时不愿惊动自己深爱着的康桥的心情,对康桥的热爱和依恋溢于言表。B.“悄悄的走”“悄悄的来”,诗的末节用两个“悄悄”与首节的三个“轻轻”相呼应,两个诗段不
8、仅词语对仗,且节奏相同。整齐的诗句,优美的音韵,可以融入诗人更多的离愁别绪。C.诗篇首尾二段起呼应作用的,还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