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半期考试题~

历史半期考试题~

ID:33819600

大小:61.51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3-01

历史半期考试题~_第1页
历史半期考试题~_第2页
历史半期考试题~_第3页
历史半期考试题~_第4页
历史半期考试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历史半期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历史半期考试题〜悦来中学XX-XX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历史试题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题号四五总分得分得分评卷人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计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的答题栏内,否则不得分)题号123456789101112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425答案1.1987年,北京周口店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清单,下列早期人类中,在此遗址生活过的是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半坡人④山项洞人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原始北京人使用的火属于A.天然火B.人工取火C.火柴火D.电火1

2、.在殷墟的一处窖穴中,曾发现400多把使用过的石镰刀,这说明商朝的A.农业生产规模相当大B.畜牧业发达C.冶金业发展到一定水平D.商业活跃2.在已发掘的原始居民遗址中,墓葬里随葬品有显著差异的是A.北京人遗址B.河姆渡遗址C.半坡遗址D.大汶口遗址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黄河流域蚩尤的势力很大B.禹继承其父治水方法取得成功C.传说中炎帝发明了车船D.禅让的正确顺序是:尧—舜一禹4.今天汉族的前身是A.蚩尤部落B.华夏族C.匈奴族D.满族5.一位新同学自我介绍说,我的姓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试判断,他的姓是A.秦B.夏C.宋D.唐6.右图应为哪一朝代的文物A.夏B.

3、春秋C.西周D.商9•史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这反映了西周A.实行禅让制B.实行分封制C.确立世袭制D.推行郡县制10.西周初年,封国的统治者一般称为A.诸侯(国君)B.皇帝C.天子D.卿大夫11.以下历史人物属春秋五霸的有①晋文公②齐桓公③魏庄公④越王勾践⑤赵怀王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12.楚王问九鼎的故事事实上反映了A.楚王夺取周王权力的野心B.楚王统一全国的愿望C.楚王欲买九鼎D.楚王好大喜功13.以下关于右图的叙述错误的是A.战国时期连横战略示意图B.战国时期合纵战略示意图C.有“合众势以攻一强”的含意D.秦以外的六个国家实行

4、过这种策略14.成语“纸上谈兵”说的是下列哪位历史人物A.廉颇氏庞涓C.赵括D.白起15.与右图所反映的史实直接相关的改革家是A.管仲B.商鞅掘开土地上的旧疆界C.王安石D.康有为16•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商鞅变法内容中,对后世政治制度影响最深远的措施是A.承认土地私有B.奖励耕织C.建立县制D.废除旧贵族的特权17•“破釜沉舟”与下列哪次战役有关?A.马陵之战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D.垓下之战18.战国时期,生产力迅速发展,其主要标志是A、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技术的推广B、各国纷纷进行变法C、诸候国数量大大减少D、江南地区逐

5、渐开发19•“一鸣惊人”的成语与下列哪位春秋霸主相关A、齐桓公B、晋文公C、楚庄王D、勾践20、助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首霸的第一功臣是A、姜子牙B、管仲C、孙武D、商鞅21、秦统一后,规定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22.由秦朝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体制,对此后近两千年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秦朝中央政府分管监察的是A.丞相B.御史大夫C.殿阁大学士D.军机大臣23^汉武帝时,在都城长安创立太学。长安在A.今陕西咸阳B.今陕西西安C.今河南洛阳D.今河南安阳24、汉武帝时设置的“河西四郡”,管辖区域是A.五岭以南B.西南夷地区C.河西走廊至玉门关一带D.海南岛25.实现西汉王朝政治、经济、

6、军事和思想的大一统,西汉王朝进入鼎盛时期的皇帝是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武帝D.汉景帝得分评卷人二,填图与识图题,2小题共10分。26,认真观察下面的图片,思考后回答问题。(5分)(1)图一是式房屋,图二是式房屋。(2分)(2)图一和图二是我国原始农耕时代的两处原始居民所居住的房屋,你知道他们分别都是什么原始居民居住的吗?(2分)图一是人,图二是人。(3)当时人们分别建造这两种不同房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27、下图为战国形势图。请回答问题(1)请根据图中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确定下列番号代表的国家。ABCD(4分)(2)在正确的空方框内填出长平之战发生的位置。(1分)得分评卷人

7、三,材料分析题,两小题共20分。2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集中焚毁。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生400多人,全部活埋。”一一《中国古代史》材料二:“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用。”一一《汉书》回答:(1)材料一中所反映的内容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2分)(2)秦始皇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危害?(4分)(3)材料二中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什么建议?(2分)(4)汉武帝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