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原理及各种曲线的应用

测井原理及各种曲线的应用

ID:33778187

大小:4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3-01

测井原理及各种曲线的应用_第1页
测井原理及各种曲线的应用_第2页
测井原理及各种曲线的应用_第3页
测井原理及各种曲线的应用_第4页
测井原理及各种曲线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测井原理及各种曲线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一、SP(自然电位)曲线和GR(自然伽马)曲线测井基本原理用淡水泥浆钻井时,由于地层水矿化度小于泥浆滤液矿化度而在砂岩段形成扩散电位——在井眼内砂岩段靠近井壁的地方负电荷富集,地层内砂岩段靠近井壁的地方正电荷富集,导致砂层段井眼泥浆的电势低于砂层电势,正象一个平行于地层且正极指向地层的“电池”(第一个)。在泥岩段,因为泥浆滤液与地层水之间存在矿化度差及选择性吸附作用形成吸附电位——在井眼内泥岩段靠近井壁的地方正电荷富集,地层中泥岩段负电荷富集,导致泥岩段井眼泥浆的电势高于地层电势,正象一个平行于地层且正极指向井眼的“电池”(第二个)。又因为泥浆和地层各具导电性,正象两条导

2、线把以上两个“电池”串联了起来而形成回路,这样在地层中电流从砂岩段(第一个电池正极)流向泥岩段(第二个电池负极);在井眼中电流从泥岩段(第二个电池正极)流向砂岩段(第一个电池负极)。在此回路中,地层也充当电阻的作用,总电动势等于扩散电动势和吸附电动势之和。用M电极在井眼中测的自然电流在泥浆中产生的电位降即得自然电位曲线。其值在正常情况下与对应地层中泥质含量关系密切,砂岩中泥质含量增加,则电位降下降,异常幅度减小;砂岩中泥质含量下降,则电位降上升,异常幅度增大。另外,当泥浆柱与地层流体间存在压力差时发生过滤作用形成过滤电动势——动电学电位。沉积岩的放射形取决于岩石中放射性元

3、素的含量,放射性元素的含量主要取决于粘土和泥质的含量,粘土和泥质含量越高放射性越强。GR曲线主要测量地层的放射性。1、曲线幅度反映沉积时水动力能量的强弱;2、曲线形态反映物源供给的变化和沉积时水动力条件的变化;3、顶、底部形态的变化反映沉积初、末期水动力能量和物源供给的变化速度;4、曲线的光滑程度水动力对沉积物改造所持续时间的长短;5、曲线的齿中线组合方式反映沉积物加积特点;6、曲线包络形态反映在大层段内垂向层序特征和多层砂在沉积过程中能量的变化。影响自然电位曲线异常幅度的因素:(1)岩性、地层水与泥浆含盐度比值的影响。(2)地层厚度、井径的影响。(3)止的层电阻率,泥浆

4、电阻率的影响。(4)泥浆侵入带的影响。自然电位曲线的应用:1、 自然电位曲线在砂泥岩剖面中的应用:(1)划分岩层界面:从自然电位曲线特点可知,当地层厚度大于四倍井径时,自然电位曲线异常幅度的半幅点为渗透层的顶底界,岩层变薄,则划分不准。(2)分析岩性、确定渗透层。当地层水含盐浓度大于泥浆含盐浓度时,测得自然电位曲线是以泥岩为斟线,对着渗透性砂岩则为负异常,渗透性越好则异常越大。(3)判断油、水层。当地层水含盐浓度大于泥浆含盐浓度时,油、水层在自然电位曲线上均为负异常,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含油气砂岩的幅度比含水砂岩要小些。(4)判断水淹层:水淹层在自然电位曲线上的显示特

5、点较多,如基线偏移等。(5)求地层水电阻率和储层的泥质含量。2、 自然电位曲线在碳酸盐岩地层中不能反映地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好坏。3、 不能反映膏盐岩剖面地层的岩性。二 视电阻率测井原理测井时将电极系放入井下,在上提过程中测量记录一条△Vmn(电位差)随井深变化的曲线,称为视电阻率曲线。梯度电极系:成对电极间的距离小于不成对电极到靠近它的一个成对电极间的距离的电极系称为梯度电极系。电位电极系:成对电极间的距离大于不成对电极到靠近它的一个成对电极间的距离的电极系称为梯度电极系。底部梯度电极系在高阻层测井曲线的形状特点如下:(1)    对着高阻层视电阻率升高,但曲线不对称于地

6、层中点,高阻层顶界面、底界面分别在极小值、极大值的1/2mn处。(2)    对于厚层、地层中部附近曲线出现平直或变化平缓,随地层减薄平直段缩短直至消失,该处视电阻率值接近地层真电阻率。(3)    对于薄层,在高阻层底界面以下一个电极处,在视电阻率曲线上出现一个“假极大”,极小也比原层上移。视电阻率曲线的应用:1、划分岩层界面:利用底部梯度电极系视电阻率曲线划分岩层界面的原理是高阻层顶界面(底界面)位于视电阻率曲线极小值(极大值以下1/2MN处。2、判断岩性:在砂泥岩剖面中,当地层水含盐浓度不是很大时,砂岩电阻率大于泥岩的电阻率,粉砂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介于它们之间。但

7、视电阻率曲线无法区分灰岩和拉拉扯扯云岩,它们的电阻都非常大。3、地层对比和定性判断油水层:对于同一储层,如果0.45m底部梯度幅度高于4m底部梯度梯度测井曲线幅度该层可能为水层,反之则为水层。三微电极测井原理微电极电极距比普通电极系的电极距小的多,分两个电极系:微梯度:A0.025M10.025M2;微电位:A0.05M2。测量时弹簧把极板紧紧的贴在井壁上进行测量。1、微梯度探测范围小,半径为4cm,反映的是井壁上泥饼的电阻率,而泥饼只形成于渗透性岩层。泥饼的电阻率要远远小于冲洗带电阻率。2、微电位探测范围较大,半径为10c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