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材料和砖抗压强度实验报告

防水材料和砖抗压强度实验报告

ID:33777353

大小:63.54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1

防水材料和砖抗压强度实验报告_第1页
防水材料和砖抗压强度实验报告_第2页
防水材料和砖抗压强度实验报告_第3页
防水材料和砖抗压强度实验报告_第4页
防水材料和砖抗压强度实验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防水材料和砖抗压强度实验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防水材料及砖抗压强度实验报告姓名:学号:2012010272同组人姓名:辜英晗1.实验目的1.1结合样品了解防水材料的分类和主要性能1.2学习防水材料主要试验项目的检测方法1.3了解砌体材料的主要性能,学习强度等级的评定方法。2.实验内容2.1.聚合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1.实验原理防水材料主要分为防水涂料和防水卷材:防水涂料是以合成树脂和合成橡胶为主要原材料加工而成的,在建筑构件表面能形成抗渗性涂层,保护建筑物不被水润湿或渗透的涂料。防水涂料的检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固体含量;2.拉伸强度;3.断裂伸长率;4.低温柔性;5.不透水性。防水卷材主

2、要分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主要是用经过改性的石油沥青,分别在不同的基层(如玻纤,聚脂、复合)的材料上涂布而成的卷材。防水卷材检验项目主要有:拉力(横向、纵向)及延伸率、不透水性、柔度、耐热度。本次试验防水卷材为:聚合物改性沥青复合胎防水卷材。试验内容只作横向和纵向拉力。分别测七个试件。评定是否符合规定值。SBS改性沥青复合胎防水卷材物理力学性能指标序号项目指标ⅠⅡ1可溶物含量g/cm32mm1300--3mm21004mm29002不透水性压力,0.3MPa不透水保持时间,30min3耐热度90℃无滑动、无流淌、无

3、滴落。4拉力,N纵向≥450≥600横向≥400≥5005低温柔度-18℃无裂纹6撕裂强度,N/50mm纵向≥250横向≥2002.实验步骤(1)将卷材试件安装于拉力试验机上,拧紧螺母。注意安装时试件的长的方向要竖直,且安装在机器夹子的中间位置。(2)启动机器,等待试件被拉断,读出机器示数即为拉力,记录时要注意此试件时横向还是纵向。(3)重复以上步骤,测定其它试件的拉力。1.1.烧结粘土砖强度评定1.实验原理烧结粘土砖强度评定主要是根据做好的试件抗压强度结果,评定是否符合MU30、MU30、MU25、MU20、MU10、MU5。试验方法:取已经处

4、理好的砖10块,做抗压强度。加荷速度为(5±0.5)KN/S,其结果按下式计算,分别计算出强度变异系数(精确至0.01)标准差S(精确至0.01)式中,为10块砖试样的抗压强度平均值,精确至0.01MPa;为单块试样抗压强度测定值,精确至0.01MPa。变异系数δ≤0.21时按表中抗压强度平均值强度标准值指标评定的强度。样本N=10时的强度标准值按下式计算:式中,fk为强度标准值,精确至0.1MPa。平均值-最小值方法评定:δ>0.21时按表中所以应采用抗压强度平均值、单块最小抗压强度值fmin评定砖的强度等级,单块最小抗压强度值精确至0.1MP

5、a。关于试件的制备:将砖劈成两个半截砖,将砖泡入水中,并以断口相反方向叠放,上下和中间用32.5强度等级水泥净浆抹平(上下不超过3mm,中间5mm),在空气中养护三天。试压时先测量受压面的尺寸.做抗压强度试验后按上边公式计算出强度变异系数、标准差。烧结粘土砖强度等级指标强度等级抗压强度平均值f≥变异系数δ≤0.21变异系数δ>0.21强度标准值fk≥单块最小抗压强度值fmin≥MU30MU25MU20MU15MU10302520151022.018.014.010.06.525.022.016.012.07.52.实验步骤将试样切断或锯成两个半截

6、砖,断开的半截砖不得小于100mm,如果不足100mm,应另取备用试样补足。将已断开的半截砖放入室温的净水中浸泡10-20分钟后取出,并以断口相反方向叠放,两者中间抹以厚度不超过5mm的用32.5强度等级普通硅酸盐水泥调制成稠度适宜的水泥浆粘结。上下两面用厚度不超过3mm的同种水泥浆抹平。制成的试件上下两面须互相平行,并纯制垂直于侧面。养护:制成的抹面试件,应置于不低于10℃的不通风室内养护3d,再进行试验。将试件置于压力机下正中央位置,按照事先调好的指数进行操作,读取机器自动停止工作时的各组数据,记录并分析。1.实验结果及分析1.1.聚合物改性

7、沥青防水卷材测得的数据如下:材料名称:聚合物(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复合胎),宽度:50mm,厚度:2mm,Ⅰ型。横向拉力(N)编号12345试验结果348.5348.5348.5350.0350.0纵向拉力(N)编号12345试验结果463.0347.0350.0465.0466.0纵向最大拉力平均值:(463.0+347.0+350.0+465.0+466.0)/5=418.2N).观察数据,第2、3组实验数据与其它3组数据相差明显,原因可能为实验所用的试件本身存在质量问题,使得2、3组试件中可能存裂隙,但可能性较小。该数据不满足I类拉力

8、指标横向应该≥450N。横向最大拉力的平均值:(348.5+348.5+348.5+350.0+350.0)/5=349.1N)。数据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