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773098
大小:613.03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9-03-01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概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概况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前身是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为适应学科建设发展的需要,经学校研究决定,于2006年成立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本院拥有一支以博导15人、教授20人为核心的结构合理、精干的学术队伍。这支队伍中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人才7人,江苏省跨世纪学术带头人4人,江苏省“333”工程中青年首席科学家1人,江苏省“333”工程科技领军人才2人,江苏省“333”工程技术带头人2人,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4人,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5人,江苏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
2、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一个,具有博士学位人数的比例为67%,整体实力强。目前,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包括了“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和理论”、“计算机系统结构”和“图象处理与科学可视化”4个博士点和硕士点;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1994年被评为江苏省重点学科,在1996年、1998年和2000年历次评估中均被评为A级,1999年设立教育部长江特聘教授岗,2002年被评选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圆满通过国务院学位办组织
3、的评估,成为新一轮的国家重点学科;2006年“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成为江苏省重点学科;2001年国家人事部批准建立了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本科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江苏省品牌专业。“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自1995年以来,本院承担的各类科研项目共300多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973、国家863、国家科技攻关、教育部和江苏省等重要科研项目100多项。在已取得的成果中,获得国际工业领先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8项、部省级奖20多项,有不少
4、项目已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国内外著名的学术会议和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1500多篇,其中SCI、EI、ISTP三大检索800多篇次。经过近50年的建设,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成为国内具有明显特色和较高学术水平的计算机院系,形成了以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技术研究和应用为龙头带动整个学科发展的特色,在学科地位、科研水平、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等方面居国内前列,2005年“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列全国第五,中国研究生教育排行名列第八。2007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名列全国第14名。专业概况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
5、业,是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和江苏省品牌专业,源于1960年创建的“计算技术及装置专业”,曾自主研制我国第一台积分机,是我国最早建立的计算机专业之一。从专业建立当年开始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1979年开始招收“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硕士生,1981年由计算机专业扩展成为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2006年成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目前,本专业已形成一支以14位博士生导师为核心,20位教授、27位副教授为骨干的专业队伍,专职教师71人,这支队伍中有长江学者1人,教育部跨世纪、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3人,江苏省跨世纪
6、学术带头人2人,江苏省“333”人才6人,江苏省优秀青年骨干教师3人,学术梯队结构合理,拥有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是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学术梯队。建有“计算机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学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江苏省重点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点(包括了“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以及“图像处理与科学可视化”四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后流动站,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国家重点学科排名进入全国前5名。设有“计算机网络和信息集成”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技
7、术”江苏省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国家863/CIMS网络和数据库工程实验室”、“中国教育和科研网华东(北)地区网络中心”、“江苏省教育科研网网络中心”和国家级计算机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东南大学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等研究、教学和实验基地。经过长期建设,东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学科地位、科研水平、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等方面居国内前列,成为国内具有明显特色和较高学术水平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东南大学2018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卓工)本科专业培养方案门类:工学专业代码:080901授予学位:
8、工学学制:4制定日期:2018-2019一.培养目标专业以培养优秀工程技术型高素质创新人才为主要目标,积极探索多规格、多层次、个性化的人才分类培养模式;以创新教育、素质教育为核心,注重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发展以“强化基础、软硬结合、立足系统、面向应用、强化实践”为基本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