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单元注聚动态特征研究'--孤东油田六区馆上段31—53单元

1—53单元注聚动态特征研究'--孤东油田六区馆上段31—53单元

ID:33740931

大小:58.0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8

1—53单元注聚动态特征研究'--孤东油田六区馆上段31—53单元_第1页
1—53单元注聚动态特征研究'--孤东油田六区馆上段31—53单元_第2页
1—53单元注聚动态特征研究'--孤东油田六区馆上段31—53单元_第3页
1—53单元注聚动态特征研究'--孤东油田六区馆上段31—53单元_第4页
1—53单元注聚动态特征研究'--孤东油田六区馆上段31—53单元_第5页
资源描述:

《1—53单元注聚动态特征研究'--孤东油田六区馆上段31—53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53单元注聚动态特征研究'>孤东油田六区馆上段31-53单元注聚动态特征研究摘要:孤东油田六区馆上段31-53单元于2010年3月1日投注。目前单元油井开井106口,日液水平5596.2t,日油水平470.4t,含水91.6%,采油速度1.34%;水井开井70口,平均注入压力11.2MPa,日注水平5440m3,月注采比0.96o本文针对目前六区馆上段31-53单元注采井网不完善、砂体发育差的突出矛盾,通过前置段塞和目前二元主体段塞的注入情况,分析注聚见效的动态特征,总结出动态变化规律,以便应用于指导现场生产,为扩大注聚增油上产阵地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关键词:注采井网聚合物

2、动态特征孤东油田六区馆上段31-53单元于1986年9月大规模钻井排液建设产能,1987年11月开始注水,目前已经进入特高含水开发阶段。为进一步提高油田采收率将对孤东六区馆上段31-53单元进行二元复合驱开发。目前单元正进行前置保护段塞的注入,各种动态特征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但由于事故、报废井等因素导致井网完善程度变差,储量控制程度降低,再加上油层非均质性的不同,导致其表现的动态运动规律也不尽相同。一、动态特征分析1•注入压力变化情况由于注聚初期大量降水降压措施地实施,注入压力较低,2010年1月只有8.5MPa,2月份有所升高,上升了0.6MPa,主要原因是由于1月15日对

3、已转进注聚区57口井中的33口井进行上提配注的措施,上调了810m3/do3月1日开始注聚,由于注聚合物后,增加了注入水的粘度以及聚合物在油层中的滞留作用,使油水流度比降低,油层渗透率下降,流体的渗流阻力增加,注入压力上升速度较快,当近井地带油层对聚合物的吸附捕集达到平衡后,渗流阻力趋于稳定或上升缓慢,自2011年3月份达到ll.OMPa以来,压力的变化趋于稳定。2011年6月份投加二元药剂,不仅降低了界面张力,同时也使岩石表面的吸附力相对减小,降低了油层的毛管力,使油的流动能力增加,注入压力也是处于上升缓慢或稳定状态。2.日注入能力变化情况注聚合物后,由于注入水粘度增加,以

4、及聚合物在油层中的滞留,使渗透阻力增加,在相同的注入速度下,注入压力提高,单元平均日注入能力也会下降。从整个曲线来看,单井日注入能力一直保持在70m3/d以上,由于注入压力一直保持在9.OMPa-ll.OMPa之间,与平均干压14.OMPa还保持有3、4个的压力差,尚有调配空间,为了提高聚驱效果,改善注入剖面,2010年9月份实施了一部分调配工作量,共计调配20口井,实注水平增加了266m3/d。2.吸水剖面分析注水井吸水剖面统计分析表明层间物性差异导致小层吸水能力差别大。统计注水井吸水剖面资料成果,按各级的吸水厚度及比例分析各层的吸水状况。6个主力小层中,31层、45层吸水

5、差和不吸水的比例比较大,分别占到测试厚度的100%和47.2%,其它主力层分别为0、41.8%.45.4%、2.9%,表明水井合注时,部分物性差的小层吸水受到干扰。六区31-53单元测注聚剖面井5口,从吸水剖面数据统计来看,31层依然吸水较差,注入状况没有明显改善,分析原因主要是31层油层薄,停产停注井多,井网不完善等造成的。8口停注井有3口注入层位为31层,皆因油压高注不进关井。32层和51层的注入剖面也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分析原因是两层虽然油层较厚,但由于转注聚时间较短,且砂体呈条带状分布,注采井距在平面上距离较远,导致注入液未有效扩大波及体积。42、44、45层注入剖面在

6、一定程度上有所改善,层间差异逐渐减小,注入液的调堵作用开始发挥。3.产出动态特征分析3.4.1采出液聚合物浓度逐渐增加。从曲线来看,聚合物在油井突破以后,采出液中聚合物含量逐步上升。特别是到了2010年年底,上升趋势比较明显。目前见聚浓度为339mg/L,基本上达到与聚合物驱油达到最佳效果的见聚浓度(400mg/L)o虽然单元整体见聚浓度上升较快,但由于注采井网对油水井储量的控制程度以及地层本身发育存在的差异使得见聚浓度的分布不均衡。由表3-5可知,聚合物含量小于100mg/L的井就有35口,占了单元总井的31.8%,平均含量为46mg/Lo而大于900mg/L的井有9口,平

7、均含量为1023mg/Lo出现了明显的两极分化,势必会影响注聚效果,这还要求我们去进一步分析,找出矛盾,有效解决,达到注聚开发的平稳运行。含水在注聚后先是有所上升,由95.5%上升至96.0%,稳定两个月后逐渐呈现下降趋势,截止11月份下降至94.9%o目前含水呈下降趋势,含水的下降,势必带来油量的增加,从日油水平的变化曲线上看,增油效果还是比较明显,一直呈台阶式的逐步递增。由于每月的开井数不同,日油水平还不能真正反映增油效果的好坏。从单井日油水平运行曲线来看,基本上和含水变化曲线呈反向逆转,运行趋势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