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735984
大小:74.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8
《红楼梦与对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红楼梦》与对联摘要:对于《红楼梦》的研究文章已经很多。作者以一个全新的角度研究《红楼梦》,即对其中二十五幅对联进行了评析。作者认为《红楼梦》中的对联不仅仅是作品行文的需要,而且是作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当时时代风貌的具体反映。其“按头制帽”的表现手法以及“谶语”式的暗示艺术在对联中也表现的淋漓尽致。关键词:《红楼梦》对联赏析绪论《红楼梦》是我国最伟大的一部古典小说。这部小说,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艺术上,都是作出了许多新的创造性的贡献。它不但在中国文学史上达到古典白话小说创作成就的顶峰,而且在世界文学史也是罕见的杰作。《红楼梦》一书写成于乾隆年间(约公元1745——1763),正是
2、中国封建社会从清代统治最的所谓“康乾盛世”行将走向总崩溃的前夕。小说一出世,人们便争相传抄,“不惜重金购求”,以至“一时风行,几于家置一集”。当时社会上流行着这样的话:“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是枉然。”可见,这部小说受到何等的尊崇和热爱。一部《红楼梦》,融入了众多的艺术表现形式。除小说的主体文字本身,其他如诗、词、歌、曲、谣、谚、赞、诔、偈语、辞赋、对联、书启、灯谜、酒令、骈文、拟古文等第,应有尽有,真正的做到了“文备众体”。而这些“文备众体”的艺术表现形式,不仅是为故事情节渲染铺陈需要,更重要的小说的有机组成部分,拿掉这些东西,我们就无法真正理解作者的用意和作品的深刻寓意。
3、一部《红楼梦》包括后四十回,共有对联二十五副,我们仔细地品评这些对联,无不为作者的匠心独具和才艺所折服。本论一、时代风貌的具体反映对联是一种文学性和实用性相统一的艺术。始于唐代,宋元间得到发展,至明清而大盛,历久不衰。清代是对联发展的鼎盛时期,几乎到了事事都可以用对联表达的地步。而这种社会的时尚和文化生活在一部《红楼梦》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醿_《红楼梦》通过赋诗、填词、题额、拟对等情节的描绘,多方面地反映了那个时代封阶级的文化精神生活。书中描绘了大观园儿女们结社做诗、猜拳行令、制谜题额的种种盛况,无一不是当时文化精神生活的反映。对联始于唐代。它的前身是“桃符”6/6。桃符是用来
4、辟邪的,一般在桃符上书写“神荼”“郁垒”二神名。到了五代,对联开始流行。孟把“新年纳余庆,佳节好长春”写在桃符上,说明“岁处”题联之风在当时已经开始。到了明代,由于朱元璋的提倡,桃符开始变成红纸墨书的春联了。自明代始创作对联蔚为社会风气。人们用于互相赠勉、自勉、喜庆、哀挽之联也层出不穷。到了清代,这种风气更为盛行,后被称为“乾隆遗风”。受时代潮流的影响,在明清小说中骋才答对的活动也有所反映。冯梦龙在《醒世恒言》中就有《苏小妹三难新郎》即苏小妹在新婚之夜出对联考新郎秦少游的故事,虽非历史事实,但文学作品中出现这种试才斗智的联语,就说明了对联在当时流行的程度。这一风俗,在《红楼梦》
5、中就有了更充分的体现。第十七回专写“大观园试才题对额”。从这一回的情节描写中,我们可以窥见当时社会对于对联的热爱以及对联盛行的程度。在第十八回中,还有元妃省亲时给大观园题对联的描写,进一步说明了当时上层社会乃至皇宫对于对联的喜爱,以及这种风气的上行下效是何等盛行。在《红楼梦》中,还有散见各处的对联。如智通寺的“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探春房内联“烟霞闲骨骼,泉石野生崖”,以及宗寺、秦可卿卧房、荣国府正堂等,这些对联除了作品的思想内容艺术表现上的需要外,也正是当时社会无论家舍、庙堂、名胜、宗祠无处不对联的真实写照,是当时时代风貌、文化精神生活在作品中的具体反映。二、文备
6、众体的有机组成说“文备众体”《红楼梦》当之无愧。《红楼梦》除了描写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各个层次,展现了一幅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长篇画卷外,作品中还充分体现了曹雪芹的多才多艺的文学造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虽然除了《红楼梦》外,作者几乎没有什么别的文字保存下来。但是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能文会诗,工曲善画,博识多见,杂学旁收,三教九流,无所不晓,无所不精。自唐宋传奇以来,“文备众体”成为小说体裁的一大特点。但大多数文字只是对于情节的渲染和铺陈。如果去掉那些文字,对于情节的理解丝毫没有损害。但在《红楼梦》中,我们不能拿掉任何一首诗词、一幅对联,乃至酒令、灯谜等,它们与小说的情节、人物
7、的命运、故事的发展结局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并非是多余的文字。《红楼梦》中有各种文体几十余种,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各种文体。虽然对联在古代文学中并不占多大席位,但在《红楼梦》中却有精到的描述,也正体现了当时的文化习俗。如果单单没有对联,这部小说会留下遗憾。《红楼梦》对联共有二十五幅。分别在第一回二幅,第二、三回各一幅,第五回五幅,第十七回六幅,第十八回二幅,第三十八、四十回各一幅,第五十三回二幅,第一百一十六回三幅。其中二十二幅为曹雪芹所作,第一百一十六回三幅为高鹗续书作。《红楼梦》对联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