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历史第七单元

九年级历史第七单元

ID:33734237

大小:5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8

九年级历史第七单元_第1页
九年级历史第七单元_第2页
九年级历史第七单元_第3页
九年级历史第七单元_第4页
九年级历史第七单元_第5页
资源描述:

《九年级历史第七单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丰南区稻地镇中学九年级历史第七单元单元过关一、单项选择题1.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为汽车的发明准备了条件的重大科技成就是()a.改良蒸汽机的制成b.螺旋桨的出现c.内燃机的创制d.电报的发明2.19世纪后期,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主要是因为()a.爱迪生发明电灯泡b.电力的广泛应用c.本茨设计出内燃机d.石油工业的发展3.下列交通工具出现的先后顺序()①马车②汽车③火车④飞机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④① d.①③②④4.电力的应用,引发了一系列改变人们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发明与创造,其中使电进入千家万户的科学家是()a.卡尔·本茨b.爱

2、迪生c.亨利·福特d.莱特兄弟5.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开发和利用的相对清洁的新能源是()a.煤炭b.石油c.电力d.原子能6.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诞生的,促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的工具是()a.轮船b.飞机c.火车机车d.电子计算机7.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后,面对灾区复杂的地理环境,空中救援发挥了重大作用,飞机这一交通工具最早出现于()a.第一次工业革命   b.第二次工业革命c.第三次科技革命   d.文艺复兴期间8.“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奇迹的时代,大车不需要马拉,新闻通过环绕地球的电线一瞬间传遍世界……。”这样的生活最早应出

3、现在()a.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b.工业革命时期c.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d.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9.德国人卡尔·本茨能够发明世界上第一辆汽车,直接得益于下列哪项科技成果()a.蒸汽机b.电动机c.发电机d.内燃机10.当飞机已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快捷交通工具时,当越来越多的人享受着在空中翱翔的快乐时,我们不应该忘记飞机的发明者()a.法拉第b.卡尔·本茨c.西门子d.莱特兄弟11.人类历史上进行的三次科技革命,都促进了社会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请你判断下列与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发明创造相关的生活场景是()a.①②③④b.①②④c

4、.②③d.①③12.1908年前后,欧美流行这一首诗:“富人成双而至,他们坐的是罗尔斯──罗伊斯(汽车),穷人乘坐的福特(汽车)而至,他们笑个不停。”推动诗句中的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a.世界大战的结束b.第二次工业革命c.启蒙运动的发展d.改良蒸汽机的运用13.1931年10月18日晚,无数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这位发明家是()a.爱因斯坦b.爱迪生c.莱特兄弟d.卡尔·本茨14.世界博览会是展示世界文明最新成果的盛会。作为首次参加世博会的中国代表,在1876年美国费城举办的世博会上能看到的最新的

5、科技成果应是()15.学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相关内容后,某同学在笔记中对这次工业革命做了如下总结,其中不正确的是()a.重要发明:火车、汽车、飞机b.主要特点:电力的广泛运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c.开始国家:美国和德国领先于其它国家d.重大影响:资本主义国家广泛运用这次工业革命的成果,使生产力获得迅猛发展16.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核心国家分别是()a.奥匈帝国和英国b.德国和法国c.德国和英国d.意大利和俄国17.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外交大臣皮洛夫说:“让别的国家分割大陆和海洋,而我们德国满足于蓝色天空的时代已经过去,我

6、们也要求阳光下的地盘。”为了争夺“阳光下的地盘”,德国与哪一个国家的矛盾最尖锐?()a.美国b.意大利c.英国d.俄国18.1882年5月,欧洲某几个国家签订的《同盟条约》中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意大利未有直接挑衅行为而遭受到法国进攻,不论其理由为何,其他两缔约国必须以它们的全部军队给予被攻击的一方援助。”这里的“其他两缔约国”是()a.德国和奥匈帝国b.俄国和奥地利b.德国和奥地利d.英国和俄国19.1916年11月,罗曼?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这里所说的“奔向奴

7、役和毁灭”开始于()a.拿破仑执政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c.希特勒上台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20.1914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空前规模的世界大战爆发,引发这场战争的事件是()a.三国同盟形成b.三国协约形成c.萨拉热窝事件d.德国突袭波兰21.1914年的萨拉热窝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其实质是()a.奥匈帝国的皇储夫妇被打死b.德奥借机发动战争c.塞尔维亚民族解放斗争高涨d.英法制止俄国扩张22.普林斯普制造的萨拉热窝事件,并未达到他企图挽救塞尔维亚民族危机的目的。这一事件留给我们的深刻教训是()a.个人恐怖手段并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良

8、策b.恐怖主义不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c.恐怖活动可以迅速地解决一切政治纷争d.恐怖主义不会威胁世界和平23.1916年第6届奥运会因故取消,你认为取消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