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字头建之旁书法教案

虎字头建之旁书法教案

ID:33703112

大小:5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8

虎字头建之旁书法教案_第1页
虎字头建之旁书法教案_第2页
虎字头建之旁书法教案_第3页
虎字头建之旁书法教案_第4页
虎字头建之旁书法教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虎字头建之旁书法教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虎字头、建之旁》教学设计密云县十里堡镇中心小学王加俊教学基本信息课题12.虎字头建之旁学科写字学段:小学第一学段年级二年级相关领域小学语文教材书名:规范书写导练手册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部分指出:一、二年级学生应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教育部颁发的《关于在中小学加强写字教学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交流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终身学习能力的基础。养成良好的写字

2、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素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写字可以陶冶学生情感、培养审美能力和增强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和文化的理解。写字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个性习惯和道德精神。二、教学背景分析(-)学习内容分析本课为我校二年级校本教材《规范书写导练手册》第四册12课,学习内容是掌握虎字头、建之旁的书写要点,使学生理解两种偏旁的字的书写要领和结构特点,并在实际书写中灵活运用。虎字头属于左上包右下结构,首竖短小,横钩盖住下面的“七”、“几”两部件,撇画较长。建之旁由横折折撇与斜捺两笔组成,一笔撇画勿长,二笔捺向左下伸展,拖住右上部件,书写吋注意应先写右上的

3、“聿”,先右上后左下,建之旁略低于右边部件。结合学生具体情况分析:二年级学基本能够较为准确地书写硬笔字,并能够简单对别人的书写进行初步评价。(二)学生前期教学状况分析、问题、对策1.学生前期教学状况我校一直坚持每周一节的写字课时间外,每天抽出20分钟时间进行师生同练硬笔字,每周进行周检测、每月进行月检测,年终进行软硬笔的全校的书法竞赛,长期坚持下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二年级的大部分学生对写字有浓厚的兴趣,能较长时间地保持正确的书写姿势,硬笔的执笔方法也能长时间保证正确,部分学生的书写规范正确,并有一定的速度。经过长时间的写字教学,大多数学生能够准确分析汉字的字形结构,笔画特点,笔画与笔画

4、间的关系,并能够运用一些简单的书法语言表述特征,如:露锋、起笔、行笔、收笔、布白均匀等等。学生基本能够对一些软硬笔书法作品进行笔画、字形、结构、书写态度等方面进行较为基础的评价。2.存在问题个别学生存在书写态度欠认真,坐姿、执笔等书写习惯较差的现象。同时也应该考虑到,二年级学生对汉字笔画笔书写时运笔的轻重、提按、转折、收阔、藏露、停顿、占格、布局等情况掌握一般,需要各位老师长时间进行订正指导。(三)教学方式与手段教学手段:利用flash课件与电子白板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利用实物投影实现清晰准确地示范、展示、交流与评价;灵活使用教材实现知识、能力的掌握与拓展。教学方式:教学中采取分层教学

5、,根据不同水平、不同技能的学生采用尝试体验、教师示范、交流评述、写字理论方法提升等方式,努力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能够学有收获,得到成功的体验、提高写字教学实效。主耍教学方式:以讲授、因材施教式、体验、观察、比较为主。(四)技术准备教师能够熟练地应用多媒体设备,制作并灵活使用教学课件,辅助写字教学;其次教师能够使用硬笔、粉笔熟练、规范、正确、美观地随机示范书写。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明确虎字头、建之旁两偏旁规范书写的要点,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的书写方法,能按正确的笔顺书写“建”、“虎”、“甩”、“奥”等字,掌握字形、结构特点,并能较为规范、美观地运用硬笔书写。过程与方法:以教

6、师引导示范为主线,以自我体验、小组交流、因材施教、实践创作等为手段,以掌握两偏旁的书写方法与及在合体字中的安排规律为目的,努力提高学生写好字的实效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的写字过程中感受文字结构的形体美,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在书写过程屮能够准确把握“虎字头”、“建Z旁”点画Z间的关系,较为准确地处理两种部首的字的结构特点。教学难点:学科整合、掌握结构规律。五、教学坏境与资源富有书法氛围的书法教室、Flash课件,电子白板、实物投影、田格纸。七、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一、动机激发(6,)(-)课前习惯指导培养(「)【弔幷诙堂】卜坪枪*Ail.*f^fn

7、V兰…:如z曲影4机・。塔舛銘幷序江南ffl練航察龙♦••c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