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民俗旅游课件版

集美大学民俗旅游课件版

ID:33694730

大小:111.3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9-02-28

集美大学民俗旅游课件版_第1页
集美大学民俗旅游课件版_第2页
集美大学民俗旅游课件版_第3页
集美大学民俗旅游课件版_第4页
集美大学民俗旅游课件版_第5页
资源描述:

《集美大学民俗旅游课件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第一讲多子的石榴一、民俗的由来1.希腊神话故事:赫拉2.印度佛经故事:柯梨帝母3.石榴进入中国民俗:张骞——帕提亚古国4.北齐安德王的故事二、民俗1.中国古文献的界定:百姓习尚、民间习俗2.现代学者的阐释:民俗的主体是群体而非个人、民俗是一种特殊文化、民诉事项具有模式性3.民俗:历代相沿积久而形成的风尚习俗。民俗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在长期的共同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文化事象(事物和现象),是区别该民族与其他民族、这个社会群体与那个社会群体的重要依据之一。三、风俗、民俗、习俗、礼俗的相互关系1.从宏观角度

2、:彼此相互依存、互为表里2.从微观角度:概念界定的范围广狭不同;传承时间不一;功用强弱相异。四、民俗的类型划分1.物质民俗:农耕、畜牧、渔猎、手工业、商业、服饰、饮食、居住、行旅。2.社会民俗:人生礼仪、岁时节令、社会结构、游艺。3.意识民俗:深层次民俗事项的总和,体现信仰为核心的心理活动和操作行为;原始信仰、宗教信仰、禁忌、巫术等。五、民俗旅游1.含义:属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是指旅游者为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的居所,前往旅游地,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

3、一种文化生活方式。2.构成要件:(1)观赏的主要对象:民俗;(2)核心产品:民俗产品——民俗产品必须由纯正地道的民俗开发而成,是经济行为也是文化行为;(3)服务对象:公众。3.类型:消遣观光型;参与型;考察型;娱乐型。4.特点:文化性;禁忌性;交往性;立体性;高效益性。18第二讲猎鹿、猎熊和猎貂——生产民俗旅游一、生产民俗的由来生产与生产民俗: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也是一切物质财富产生的基础;生产民俗是随着人类的生产活动而形成,又随着生产工具的出现和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进步及对自然依赖程度的逐渐降低而不断演进的,随着人类生产活动的

4、日益复杂而深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淡化。1.农业民俗:是人们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基本过程、生产经验等内容的模式化行为。2.农业民俗的特征:自然环境的制约性;功利性;技艺性;稳定性;经验型。二、生产民俗类型1.农耕生产民俗(1)彝族“火把节”:六月二十四——阿热期比与阿提拉八(2)仡佬族“牛王节”:十月初一——敬牛(牛王菩萨)2.畜牧生产民俗:《保牧乐》郝布拉特3.林业生产民俗:仡佬族正月十四“拜树”节4.渔业生产民俗:耶美人捕飞鱼5.狩猎民俗:(1)猎鹿:打围——红围、菜围(2)猎熊:“黑瞎子蹲仓”、

5、掏仓(3)猎貂:堵洞穴、弩箭射三、影响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水文;生物。24节气: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霜,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2.人文因素:人口;社会生产方式;技术;历史。四、农业民俗与旅游1.农业民俗旅游是现代旅游的新天地2.农业民俗旅游的分类:(1)观赏参与类;(2)游乐祭祀类;(3)消闲欣赏类;(4)购物饮食类。3.农业民俗旅游的开发(1)地点的选择;(2)景观的选择;(3)季节的选择;(4)类型的定位(单一型、组合型);(5

6、)项目设计、各系统构建;(6)发展方向的定位。18第三讲工匠和规矩、准绳——工匠民俗旅游一、工匠民俗的由来1.人类最原始的生产仅只为满足日常需要:苏丹的丹卡斯人2.生产的发展,人类需求发生变化:茶在毛里塔尼亚,阿曼人的佩刀,缅甸的“岗包“3.手工业的出现——工匠二、工匠民俗1.鲁班的传说:石匠、木匠2.百工“五法”:“欲知平直,则必准绳;欲知方圆,则必规矩。”——“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垂。”3.工匠民俗的传承与变异4.工匠民俗中的信仰事项:“厌胜”——工匠常用巫、蛊、咒的手段,惩戒或报复富户雇东三、工匠民俗中的游艺民

7、俗1.游艺民俗:民间文艺活动、民间游戏、竞技等文化娱乐活动的模式化与传承行为的总称。它包括口头文学、民间音乐和舞蹈、民间游戏与竞技以及民间的工艺美术等内容,分口碑民俗、歌舞活动、游戏竞技、民间工艺四类。2.旅游价值:丰富旅游生活、增加旅游情趣。四、影响因素1.社会生产技术;2.文化;3.民族;4.政治。18第四讲从“貂蝉”谈服饰——服饰民俗旅游服饰:指人们穿戴在身上的服装与饰物的全部,包括服装本身及与服装并存的有关饰物,一般可分为头饰(首服)、衣裳、足衣(鞋袜)与首饰四大类。一、服饰民俗的产生与演变原始人:树叶披身不为服饰山顶洞人:一万

8、八千年前,人类最早的服饰,兽骨制针,兽皮树皮制衣仰韶文化时期:8000年前,发明石纺轮和陶纺轮,毛、麻捻线,织褐布和麻布制衣商周时期:华夏服饰为上衣下裳,右衽,腰间束带春秋战国:上衣下裙,右衽隋唐:服饰发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