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和合文化”中的“和”与“合”

浅析“和合文化”中的“和”与“合”

ID:33689873

大小:71.3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8

浅析“和合文化”中的“和”与“合”_第1页
浅析“和合文化”中的“和”与“合”_第2页
浅析“和合文化”中的“和”与“合”_第3页
浅析“和合文化”中的“和”与“合”_第4页
浅析“和合文化”中的“和”与“合”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和合文化”中的“和”与“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浅析寒山寺“和合文化”中的“和”与“合”————李永兵公管学院伦理研09摘要:寒山寺“和合文化”往往被作为一个统一的文化元素来讲,大致相当与当今社会所提出的和谐文化。其实,无论从寒山寺“和合文化”产生的历史进行探究,还是分析“和合文化”所蕴藏的真实内涵,都会发现,寒山寺“和合文化”是一种思想,是包含“和”与“合”两种不同层次、不同要求的独特文化。从“和”与“合”的辩证分析也可以看出“和”与“合”的不同。这样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寒山寺“和合文化”的本质内涵。关键词:寒山寺文化“和”与“合”唐代大诗人杜

2、牧,在他的七言绝句《江南春》中写道:“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可见,在中国,佛教庙宇和寺院为数众多。2002年4月中国政府白皮书显示,中国现有佛教庙宇和寺院1万6千座。在中国众多的寺院中,寒山寺能够名闻天下被列为中国十大名寺之一的原因,不仅是它悠久的历史,也不只是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更重要的是寒山寺所拥有的深厚文化精髓——“和合文化”所具有的无尽魅力。在寒山寺和合文化的诸多研究者中,多数人认为“和合”是一个统一体,“和合”精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内核。很少有

3、人把“和合”文化中的“和”与“合”分开看待。而我认为,寒山寺“和合”文化中蕴涵的是“和”文化与“合”文化。“和”与“合”有本质的不同,有必要进行学术上的探讨。一、寒山寺“和合文化”产生的历史探究1、“和合文化”物的载体——寒山寺寒山寺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建于六朝时期的梁代天监年间(公元502-519年),唐代贞观年间,因当时的名僧天台寒山子在此修行,改名寒山寺,距今已有1500多年。1000多年内寒山寺先后5次遭到火毁(一说是7次),最后一次重建是清代光绪年间。位于苏州城西阊门外5公里外的枫桥镇。2、“和合

4、文化”字的载体——“和”与“合”“和”与“合”二字最早见于甲骨文和金文。甲骨文上的“和”字就像是一个多管的乐器,初义是声音相应和,意思是只有不同的音调声律相互配合才能奏出悦耳的声音。《说文解字》云:“和,相应也,从口,禾声。”“合”字就是人用口一张一合来吃,意思是上下唇的合拢。可以看出,“和”强调的是整体中个体的独立性和共存性,“合”强调的是整体中个体之间的配合性和融合性。殷周时期,“和”与“合”都是单一概念,并没有联用。“和合”二字联用最早出现于《国语·郑语》中:“商契能和合五教,以保于百姓者也。”意思是说

5、商契能把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这五教加以和合,使百姓安身立命。《管子》中:“畜之以道,养之以德。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德,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我认为,虽然这里的“和合”联用在一起,但其所表示的意思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意义,而是两层含义,“和”是基础,“合”是目的。3、“和合文化”人的载体——寒山与拾得民间对“和合二仙”有各种传说。据《佛祖统纪·卷三十九》记载推断,寒山和拾得出生于隋朝未年,大约活动于唐初。关于二人的生平已无具体的史料可以考证,对于寒山的生平,学者也多有争议,但从寒山子与拾得流传

6、下来的三百多首诗来看,寒山子与拾得二人在历史上确实存在。据载,寒山子是一个贫苦的读书人,因看不惯当时的社会风气,隐居天台寒岩,不入僧俗,不修边幅,衣衫褴褛,不与一般人来往,只与国清寺的丰干和拾得关系密切,以吟诗为乐。拾得是国清寺的丰干禅师捡来的孤儿,与寒山子互助互爱。二人不是兄弟胜似兄弟,互通互商,互敬互让,和睦相处。二人的情怀和情义成为寒山寺“和合文化”的精髓,二人成为“和合文化”的人物载体。传说拾得后来还远渡重洋,到日本传道,在日本建立了“拾得寺”。4、“和合文化”名的载体——荷与盒传说在寒山与拾得久别重

7、逢时,一人折取一支荷花作为礼品相送,另一人则捧着一只圆盒相迎,来表达彼此的思念与友谊。而“荷”与“和”同音,“盒”与“合”也同音,同时“和”与“合”也代表了二人互通互商、互敬互让、和睦相处的情怀和友谊,于是后人就用荷花与圆盒来代表“和合”之意。二、“和合文化”的内涵1、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文化”内涵探究寒山寺“和合文化”的内涵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文化”产生于春秋时期,形成于战国时期,在以后的历史中又不断地发展改变。“和”的思想主要来源于儒家,在儒家的经典著作中存在大量的关于“和”的思想精华,成为中国传统

8、文化的品质和基本特色。如“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为贵”等等。“合”的思想主要来源于道家,强调“天人合一”。虽然个别时候出现“和”与“合”联用的情况,但传统文化中的“和合文化”往往是分开并行的两个单一元素。(1)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产生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和”与“合”的并行。在古代,人类改造和征服自然的能力很低,生产不发达,人与人之间需要团结群居才能生存,不同地区间的人分别结合成不同氏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