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培田古建筑文化发展与保护及调查

关于培田古建筑文化发展与保护及调查

ID:33671572

大小:12.44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9-02-28

关于培田古建筑文化发展与保护及调查_第1页
关于培田古建筑文化发展与保护及调查_第2页
关于培田古建筑文化发展与保护及调查_第3页
关于培田古建筑文化发展与保护及调查_第4页
关于培田古建筑文化发展与保护及调查_第5页
资源描述:

《关于培田古建筑文化发展与保护及调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龙岩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关于培田古建筑文化发展与保护的调查调研时间:2013.07.10---2014.06.20调研人员:罗兰天黄艳琴杨辉王明武郑文洁林庆河肖龙鹏完稿时间:2014.06.2037目录l序··············································(3)l培田古民居建筑的发展与保护一、培田古民居建筑的发展背景················(3)1、培田古民居建筑的发展的地理条件·········(4)2、培田古民居的村落结构··············

2、·····(5)3、培田古民居水口的布局···················(5)4、培田古村落的人文·······················(6)5、培田古村落的习俗·······················(7)二、培田古民居建筑的存在现状·················(7)1、古民居的主要特点························(7)2、建筑类型丰富多彩························(14)373、培田古建筑艺术特色·················

3、·····(15)4、培田古建筑问卷分析······················(17)5、我们的相关认知·························(20)三、民居建筑的保护形式························(21)四、其它地方保护典型案例······················(22)五、培田古民居建筑的发展与保护的建议··(26)l结束语············································(29)l附录一············

4、·······························(30)l附录二···········································(32)37序2013年7月10日至7月30日期间,我们作为龙岩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广播电视新闻学暑假社会实践队的成员,一行3人前往龙岩市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对当地古建筑做了相关调研。走访的对象主要是培田古村落。此次调研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走访培田古村落的村民,了解当地古建筑的一些存在现状、保护措施以及未来的发展,将它与其他地方古建筑的保护形式作

5、出了相应比较,以此来探讨培田古建筑的保护与发展。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建议,我们希望探索出一条培田古建筑保护与发展的合理道路,能引起当地相关部门和广大村民的重视,改进改善现有状况,使古建筑宝贵的文化遗产传承下来,政府能完善古建筑保护的手段,使古民居建筑为带动当地经济和了解当地传统文化做出贡献!一、培田古民居建筑的发展背景位于闽西客家山区的连城县,素以城东的冠豸山而闻名遐迩。在县城西南方向大约20公里的地方,保存了一片明清的古民居建筑群,它就是培田村。37培田宋末建村,今属连城县的宣和乡管辖。宋绍

6、兴三年(公元1133年)连城置县时,宣和属汀州府河源上里。明洪武年间,宣溪、南山合称宣和里,培田属六图。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央苏区。1956年培田从长汀县划归连城县管辖。培田村的村民都姓吴,其开基祖吴八四郎在元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由宁化迁入,繁衍至今已历三十世,时近700年。这里的人们保持着客家人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传统美德和特定的风俗民情习惯。他们在明清时期先后修建的五十多座宗祠、书院、民居,构成了布局讲究、设计精美的古民居建筑群,至今仍保存完好,成为继福建永定土楼、广东梅州围拢屋

7、之后发现的客家建筑的又一瑰宝。1、培田古民居建筑的发展的地理条件培田村有着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西北方向蜿蜒而来的武夷山余脉南麓的松毛岭,挡住了西北的寒流与霜害,也恰好成了培田村的坐龙。村落绕着松毛岭东坡突出的高岭北、东、南三面环山布置,主要民居朝向东面和东南面。河源溪(汀江上游朋口溪的一个源头)从北、东、南三面绕村而过,给古村落带了丰足的水源。村落正东一千多米高的笔架山防御着夏秋台风的侵袭,也成了古村落的朝山,笔架又体现了人们崇尚文化、“耕读传家”的传统理念。站在培田村当年的驿站———官厅的入口向笔

8、架山看,笔架山、官厅与坐龙山正处在一条中轴线上,官厅入口题额“斗山并峙”说的就是这个现象。若能乘飞机从高处俯瞰,松毛岭的三道绿色山峦自北向南直落培田,如三龙环抱;村外周边五个山头似五虎踞护;远在东边千米高的笔架山成为村落的东方矩障;蜿蜒绕村而过的河源溪似玉带环绕;南边水口处苍槿、香枫茂密,似巨人把口,整个古村落犹如人间仙境。其村落选址“枕山、环水、面屏”,不仅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负阴抱阳、背山面水,“37前有朝山溪水流,后有丘陵龙脉来”的风水观念,更重要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