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652335
大小:54.75 KB
页数:4页
时间:2019-02-27
《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情感摘要: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对其概念、定理、学习方法等,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顺利完成学习任务,会感到满意、愉快和欢乐;学习失败,则会感到痛苦、恐惧和憎恨;遇到新奇的问题、结论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激发出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关键词:兴趣;情感;赏识教育;自得其乐一、利用数学史料,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中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他们爱听爱看有趣的故事。教师可以抓住青少年这一特点,针对教学内容,从与课题有关的趣闻轶事出发导入新课,能够激发学生对所学新课产生浓厚的学
2、习兴趣。同时,授新课前,花极短时间,用绘声绘色的语言,讲述一则引人入胜的故事,显得亲切自然,缩短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可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入学习。如华罗庚自学成才,陈景润探究哥德巴赫猜想,百鸡问题等等。这些都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从一件件科学家的逸事中获得榜样的力量,从一道道数学题中感到数学是有血有肉洋溢着生命气息的肌体,而不是一具干枯僵硬的躯壳。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的学习情感数学的“教”与“学”都是在一定情境中进行的,良好的情境对于产生良好的情感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事业,热爱自己的学生,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良好的情感,并将良好的情感迁移到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
3、中,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有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性、学习特点、兴趣爱好和个性特点,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特别是学困生,由于他们成绩较差,长期被自卑所困扰,我们应当更多地予以关心,在教学中要不歧视、不讥笑、不挖苦。一旦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应及时给予表扬,使他们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的情感,使他们总是生活在希望之中。教师必须尊重、爱护、体贴学生,能够严于律己、以身作则、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和一颗乐于奉献的精神。一旦教师的真情被学生所理解,就一定能化为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产生有效的正迁移,变为学习的动力,而这种内驱力是其他任何力量无法替代
4、的。三、通过发现学习,发展学生的学习情感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大力倡导学生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过程,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在学习某个知识中的规律和结论。就数学学习而言,可让他们主动探索,去发现某问题的规律、性质、公式、结论,不能确定的,也可提出猜想。让他们去充当主角,并充分体验其中的乐趣。如,在教学“多边形内角和”一节时,可先让学生回顾思考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的内角和,然后让他们去猜想,多边形内角和是多少,在得到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后,再由学生证明这个结论。在自我探索的学习道路上取得成功后,必然能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情感。四、感受数学之美,保持学生的学习情感学过数学的人往往会感到数学具
5、有某种魅力,能吸引人,常常会出现越学越爱学,对题目越做越想做的情境,有的人甚至达到欲罢不能的地步,这正是由于数学自身存在着美,让人喜爱,令人神往的缘故。因而,数学之美是无处不在的;字母表示数字,文字语言简化成符号语言,体现了数学的简单美,几何图形体现对称美与和谐美,严谨的推理论证体现了内在美,解决问题时别出心裁的创新体现了奇异美等。我们要将这些美,不断地揭示并展现给学生,以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并逐步感受美、欣赏美、鉴别美、创造美,从而激出并保持学习数学的情感。五、利用成功,升华学习的学习情感心理学认为:“表扬是引导学生行为习惯发展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在课堂上,我们应经常恰当地使用褒扬和赞
6、美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从学习中体验到自己的成功时,就会产生满足感,增强自信心,从而升华情感,并将此化为学习的内在动力,形成可喜的良性循环。为了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提问和板书时,要尽可能有针对性地为学困生提供表演的机会。例如,在讲解“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一节时,师生共同讨论:何处能提供180°?如何将分散的角放到一起?然后让学生各自独立思考,结果有的学生通过将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角的方法证得了结论,有的学生把三个内角平移成一对同旁内角,而证得了结论。方法可细分成很多种,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锻炼,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升华为渴望继续学习的情感。总之,
7、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对数学学习的热爱和对数学真理的追求。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依据教育教学的要求,通过相应的教育教学活动,促使学生的情感发生积极的变化,使情感成为数学教学中的润滑剂和催化剂。(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上坊中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