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油气动态富集理论--油气勘探理论、方法发展体系

分析油气动态富集理论--油气勘探理论、方法发展体系

ID:33644685

大小:2.17 MB

页数:14页

时间:2019-02-27

分析油气动态富集理论--油气勘探理论、方法发展体系_第1页
分析油气动态富集理论--油气勘探理论、方法发展体系_第2页
分析油气动态富集理论--油气勘探理论、方法发展体系_第3页
分析油气动态富集理论--油气勘探理论、方法发展体系_第4页
分析油气动态富集理论--油气勘探理论、方法发展体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分析油气动态富集理论--油气勘探理论、方法发展体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DOI:10.3969l/j.issn.1672-7703.2012.03.004油气动态富集理论——油气勘探理论、方法发展体系周东延(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摘要:油气动态富集理论是关于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综合评价和油气成藏及分布规律的油气勘探理论与方法体系,它建立在我国油气勘探实践特有的发展基础之上,继承性地将我国已有石油地质综合评价和成功勘探模式由“静态”向“动态”、由表象向成因及动力方向作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从油气动态富集的思想和概念出发,详细阐述了油气动态富集理论的3项基本原理(相互作用、相对性原理,油气资源及其时空

2、分配控制原理,圈闭体系、充注体系协调匹配原理)及其新认识,并对其分析方法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此基础上,对含油气盆地动态综合评价及勘探一体化体系及其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结合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发展历史及现状,综合评价了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风险构成及最优化目标管理体系。关键词:油气动态富集;动态评价;平衡分析;构造动力运移;一体化体系中图分类号:TEl文献标识码:A油气运移动态富集的思想是1984年在准噶尔盆地破坏再转化动态的地质历史发展与成藏作用过程。它西北缘油气勘探中首次系统提出,并得到应用。在塔里包含着空间位置与数量及其相应的物理、化学的变化,木盆

3、地,从综合联队到勘探会战至今,该思想在二十多形成一个动态数量场(运移量场),对油气藏的形成与年的时间里得到成功应用并进一步发展,形成了一套分布起到了重要的控制作用。油气藏可以认为是油气比较完整的思想方法和理论体系,以及油气勘探与综运移分配地史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油气运移动态富合评价应用体系—一油气动态富集理论。在勘探实践集”暂时的、相对稳定的状态。上,它实现了对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正确导向和全面正油气运移分配史(包括成烃史)与构造演化史、沉确预测的作用,构成了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的完整过程。积埋藏史以及热演化史同等重要,是不可分割的统一地质历史过程。它的

4、研究建立在前述各项研究工作基1油气动态富集理论体系础之上,并作为核心把各项研究工作联系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为我们分析油气I.1油气动态富集思想藏的形成与分布提供完整的系统科学思想方法和工作油气藏形成是在含油气盆地地史发展中,油气生方法。成、运移,并在一定的条件下(储、盖、圈闭、保存等“油气运移动态富集”思想具有4个基本观点:①条件)聚集的过“。油气运移是自然界中有机物质自“油气运移”即油气资源形成与分配及其破坏转化过沉积埋藏以来,以一种新的转化形式一烃类在空间上程;②“油气分配”即油气藏形成与分布的重要控制作的重新分配过程[2

5、】,这是一个油气资源形成与分配及其用;③“油气藏”即“油气动态富集”暂时稳定的状态;作者简介:周东延,男,高级工程师,1967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勘探系地球物理专业,长期从事塔里木盆地油气勘探与研究工作。收稿日期:2011-07-0419No32012ChinaPetroleumE×pJ0ratlon、’-一个薄弱环节,其中最大的困难就是油气运移地质历史过程及其时空尺度很难匹配模拟。邱中建院士认为:“新构造运动与晚期成藏是中国大陆最新、最具特征的油气运聚活动,是最有可能捕捉到的最真实的油气运聚历史,值得高度重视。”“油气动态富集理论”是这一研究工作

6、在应用方面的一个新进展,.并且通过哈得逊油田成藏机制的分析与勘探方向的正确预测,捕捉到一个现实成藏事件与现实成藏过程相匹配形成的浮力悬挂动平衡油气藏,首次取得了油气运移即资源分配、成藏作用认识的直接地质验证。价的相对性。油气成藏的相互作用与综合评价的相对2.2关于“构造动力运移”与成藏动力学旋回的认识性构成统一体。1.3.2含油气盆地勘探——油气资源及其时空分配控制浮力(油气运移稳定动力)与变化的构造应力(油原理气运移不稳定动力)是油气运移分配、成藏作用的主要含油气盆地油气勘探受盆地油气资源及其在时间动力条件[2]。其中构造动力(即构造应力变化)作

7、为油和空间上分配格局(烃源岩的发育和油气运移分配地气运移的重要动力之一,它导致了构造运动旋回性发史过程特点)的控制原理,是我国“源控论”理论的进展、断裂活动、应力场的周期性变化以及地层流体中的一步发展完善。油气产生构造“动力泵”。应力场的周期性变化使得岩1.3.3油气藏形成与分布——固闲体系、充注体系协调石孔隙体积相应地周期性变化,造成流体在地层内部匹配原理的往复、循环运动;由于油、气与水的浮力差,这种周含油气盆地油气藏形成与分布受圈闭体系与油气期性的流体运动把油气由深部向浅部,由构造低部位充注体系在“时间”、“空间”、“资源”3个方面协调、向构造

8、高部位搬运、集输,形似抽汲泵,并在应力发散匹配及其相互作用控制原理,是我国“二级构造带”、部位形成最有利的油气动态富集条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