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语言学-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社会语言学-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

ID:33628439

大小:5.38 MB

页数:65页

时间:2019-02-27

社会语言学-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_第1页
社会语言学-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_第2页
社会语言学-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_第3页
社会语言学-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_第4页
社会语言学-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_第5页
资源描述:

《社会语言学-江苏师范大学科文学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部分)《社会语言学》教学大纲学分:2学分学时:36Ⅰ大纲文本一、课程内容(一)绪论1.中国社会语言学的对象2.社会语言学和相关学科3.社会语言学的诞生和发展(二)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1.语言、方言和民族共同语2.语言观和语言态度3.社会语言学的类别4、中国的语言国情和中国社会语言学的任务(三)社会变迁和语言的发展1、社会变迁和语言变化的关系2、社会文化接触和汉语的发展3、现代中国社会分化和当代汉语的形成4、从“文革”语言看社会政治运动对语言的影响(四)语言的社会变异1、社会范畴2、政治语言和社会流行语

2、3、秘密语(五)语言接触1、语言同化和文化同化2、语言接触和词汇传播3、语言融合(多重语码、语码的选择、语码的混合、混用和转用)14、语码的转换5、混合语和混合方言(六)汉语的形成、发展和中国社会结构1、汉语的历史源头和地理扩散2、语言演变和社会、文化的关系3、语言对社会结构的反映4、语言对家庭的反映5、海外汉语分布和华人社会(七)语言与文化1、语言与文化共生、共存2、亲属称谓的文化背景3、语言与民间心理(语言迷信、语言的功能和语言的神秘化、禁忌语、委婉语和詈语)4、人名和地名的文化内涵(八)语言规划和语文生活1、语言规划和语言

3、政策2、中国历史上的语言规划3、建国后的语言规划4、当前我国的语文生活(九)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程序和调查方法1、社会语言学的研究程序2、定性、定量研究以及抽样的方法3、社会语言学研究人员的素养二、课外作业内容(一)关于徐州方音变化的社会语言学分析(二)江苏地区委婉语、广播电视广告语使用情况的调研(三)阅读相关文献、书籍三、实验2(一)汉语昵称的文化制约(二)网络用于的类型、特征及对现代汉语的影响(三)汉语“字/词”公众语感调查四、课程设计内容(或社会调查、小论文报告)(一)写出调研报告2份。(二)小论文(4000字以上)1-2篇。

4、五、建议选用教材、主要参考书和文献教材:中国社会语言学郭熙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3主要参考书和文献:社会语言学游汝杰邹嘉彦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语言学及其交叉学科曹聪孙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社会语言学导论陈松岑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语言与社会生活陈原生活读书新知三联出版社1980社会语言学陈原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语言变异与社会及社会心理陈章太语文出版社1991《语言文字应用》杂志1998—2005合订本《语文建设》杂志19999—2005合订本Ⅱ大纲说明一、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属于语言学和社会学相融合的一门课程,属

5、于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它从社会的角度出发,用社会学的方法研究语言。它不仅研究语言本身,而且联系语言本体之外的社会因素研究语言,研究在社会生活中实际的语言是如何运用的。社会语言学着重探索语言的变异,同时也对语言地位、语言标准、语言规划等问题进行探讨。二、课程的具体要求3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对社会语言学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有所认识,并学会运用其理论和方法展开调研。三、本课程着重讲解的内容(一)绪论1、社会语言学的诞生和发展(重点)(二)社会语言学的基本概念1、语言、方言和民族共同语(重点)2、语言观和语言态度(难点)(社会调查)

6、3、社会语言学的类别(重点)(三)社会变迁和语言的发展1、社会变迁和语言变化的关系(重点)(个人写出书面发言稿)2、社会文化接触和汉语的发展3、现代中国社会分化和当代汉语的形成(难点)4、从“文革”语言看社会政治运动对语言的影响(讨论)(四)语言的社会变异1、社会范畴2、网络用语的类型、特征及对现代汉语的影响(重点)(讨论)3、秘密语(五)语言接触1、语言同化和文化同化(重点)(讨论)2、语言接触和词汇传播3、语言融合(多重语码、语码的选择、语码的混合、混用和转用(难点)4、语码的转换5、混合语和混合方言(六)汉语的形成、发展和

7、中国社会结构1、汉语的历史源头和地理扩散2、语言演变和社会、文化的关系3、语言对社会结构的反映(重点)(写出研究报告)4、语言对家庭的反映(讨论)45、海外汉语分布和华人社会(七)语言与文化1、语言与文化共生、共存(难点)2、亲属称谓的文化背景3、语言与民间心理(语言迷信、语言的功能和语言的神秘化、禁忌语、委婉语和詈语)(讨论)4、人名和地名的文化内涵(调研)(八)语言规划和语文生活1、语言规划和语言政策2、中国历史上的语言规划(重点)3、建国后的语言规划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本课程与现代汉语、方言学、社会学、教育测量

8、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学习本课程之前,要对现代汉语和社会学等课程有较扎实的基础。本课程在内容上偏重于汉语语汇的学习和研究,但又不是对现代汉语词汇的本体研究,而是从社会文化以及人们对语言的使用的角度上对语言进行考察和教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下学期的语言伦理学打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