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教育科类,层次,地区布局结构研究

研究生教育科类,层次,地区布局结构研究

ID:33627632

大小:376.30 KB

页数:20页

时间:2019-02-27

研究生教育科类,层次,地区布局结构研究_第1页
研究生教育科类,层次,地区布局结构研究_第2页
研究生教育科类,层次,地区布局结构研究_第3页
研究生教育科类,层次,地区布局结构研究_第4页
研究生教育科类,层次,地区布局结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研究生教育科类,层次,地区布局结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1】研究生教育科类、层次、地区布局结构研究复旦大学孙莱祥、熊庆年、黄芳、代林利、王秀军世纪之交,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时期。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引起了高等教育整个体系的变动,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也成为一种必然之势。在这种形势下,从宏观上对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进行调整,防止盲目和无序、无效的扩张,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本课题运用历史分析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在客观把握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国际、地区的经验,对研究生教育科类、层次、地区布局结构的调整提出了战略思路和行动策略。一、现实矛盾我国研究生教

2、育发展的历史已有八十多年,1949年以前,只有少数高等学校培养研究生。从1935年到1949年,仅有二百多名研究生被授予硕士学位。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学研究生仅六百余人,后略有发展。1966年研究生在读人数达到0.34万人。“文化大革命”期间,研究生教育被停止。真正较大的发展,是在1978年恢复研究生招生制度以后。198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颁布,自此,我国研究生教育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1980~2000年,我国研究生在校生从2.16万人增加到30.12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14.68%。353025201

3、5105(年份)0194919521955195819611964196719701973197619791982198519881991199419972000图11949~2000年研究生在校人数变化图(万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从规模上看,我国已经是世界的研究生教育大国。但是,我们不能不看到,我国的研究生教育发展存在着不【1】谢桂华,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十五”课题研究成果汇编——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新进展,高等教育出版社,26-43,2006.61少问题和矛盾。从宏观

4、控制的角度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科类结构上存在狭隘功利主义取向1400004000012000035000工学农学30000100000医学25000教育学80000文学20000理学6000015000经济学40000法学10000哲学200005000历史学002468024680989898989999999999001111111112图21982~2000年研究生分科在校生人数发展状况从图2反映出的情况我们可以看出:第一,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社会科学。在我国自然学科领域的研究生比例占到总数的70%,人文

5、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生只占30%不到。重自然科学轻人文社会科学的倾向明显,与发达国家的状况也有明显差距。人们早就注意到科学和人文两种文化的分裂,所以在研究生教育发展中,人们在努力消弭这种裂隙,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才培养在很多国家受到高度重视,一直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并有加强的趋势。比如英国,20世纪60年代研究生在校生中艺术与社会科学类的占36.3%,到80年代,这个比例上升到45.2%。在美国,博士研究生中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人数占到近一半,硕士生的比例还要高。第二,重应用学科,轻基础学科。在自然科学中,工科类研究生

6、一直占研究生总数的40%强,而理科类研究生只点总数的10%多一点。现代科学发展的历史表明,重大知识发现和创新主要在基础学科和跨学科领域。因此,知识创新能力强的发达国家都十分注意基础学科高端人才的培养。如美国理科博士研究生占博士生总数的约1/4,英国纯科学类研究生比例超过1/4,德国1998年数学与自然科学的博士研究生比例为31%。基础学科高端人才的缺乏,实际上是影响我国知识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人文社会科学中也有轻视基础学科的问题,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经济、管理、法律等应用类学科受到重视,取得了很大发展,但文学

7、、哲学、历史类的研究生比例相对萎缩。这对于社会文化建设将起到消极作用。2这两种倾向,总体上讲,都是高度功利主义的结果。这一方面反映了我国现代化发展中的社会急迫心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们对知识发展的片面理解,是某种社会意识形态的表现。2.博士研究生规模扩张过速使层次结构失衡。我国学位和研究生教育制度和其他国家的制度差异较大的一点在于,硕士学位被视为终结性学位,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主导性层次。这种制度的产生有其内在的原因,其中一点就是满足社会工业化发展的实用需要。20世纪80年代中期,博士研究生规模只占研究生总数的约5%,

8、80年代末占10%左右。90年代以后,博士研究生规模扩张加速,超过硕士研究生规模扩张的速度(图3)。硕士生招收规模平均年增长16%,博士生规模平均年增长20%。1992年,硕士生与博士生之比为6.1:1,2001年,硕士生与博士生之比为4.2:1。这种扩张在相当程度上是非学术性冲动造成的,具有一定的“泡沫”成份。由于评价制度的缺陷,一些学校为了上层次、上等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