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625466
大小:7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7
《【苏教版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精讲】考点7: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修辞手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精品系列资料郑州市经五路66号400-688-1789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考点七:选用、仿用、变换句式(修辞手法)【考点精析】选用句式,指的是根据语境需要来选择最恰当的句子。在语言运用中,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这就存在着选用哪种句式表达得最好的问题。考生需要根据表意的需要,如强调的重点不同、语意深浅、感情倾向或其他题目规定,选择恰当的句式。仿用句式,就是根据所提供的例句句式,仿写内容相关、句式相同的句子。近年来高考仿句题,常与“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结合在一起考查,有效地考查考生的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仿句要做到形神兼备,应注
2、意以下四原则:紧扣中心,话题一致;句式相同,结构一致;修辞相同,表达得当;语体相同,情感协调。变换句式指的是各种句式间的互变,是指按题目要求,对表达特定情景的语句进行重新组合、改写的考题。其原则是:1.变式不改意2.变式不漏意。仿写题是高考语言表达中文学味最浓的题型,它文采斐然、语气沸然、寄寓哲思、贴近生活,是高考语言表达的主考点之一。仿写题命题基本稳定,要么是命题式仿写,要么是嵌入式仿写,无论哪种题型,都与句式、修辞、连贯紧紧相连。江苏卷在2004~2007年掀起考查仿写的高潮,此后一直沉寂,淡出江苏卷,成为江苏卷的潜在考点。【真题体验】1.(2013.重庆卷
3、)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两种自然风景,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例句: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裂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答案】示例1:脚下的那片小草,可能是看了云朵的欢歌,乐得笑弯了腰,轻哼在润湿的小河边。示例2:海里的那些游鱼,可能是听了波浪的欢歌,乐得上蹿下跳,嬉玩在蔚蓝的大海里。【解析】此题考查“仿用句式”,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仿写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把握。此题例句是“……的那片××,可能是×了××的……,……,……在……里(下,中等)”的句式,不同的两种景物应当有关联,“可能”后连用了两个拟人句。画面
4、鲜亮,情感基调欢快、高昂。2.(2013.北京卷)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运用,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3分)A.微风习习,远处飘来阵阵歌声,也飘来了缕缕的花香。B.蜜蜂酿出了甘甜的蜂蜜,也为人们酿出了美好的生活。C.萧瑟的秋风吹落枝头的黄叶,却吹不去她满腹的惆怅。D.风和日暖,小院关闭了柴门,却关不住那满园的春色。【答案】A第6页共6页精品系列资料郑州市经五路66号400-688-1789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提供最佳教学方法【解析】本题表面考查的是词语的运用,实质考查的是对常见修辞方法的运用判断能力。对于修辞方法的考查,该题停留在判断这一层面上,需要做的是结合加点的词,判
5、断句子用了哪种修辞。A项“飘”后面跟着的“歌声”“花香”都是能感知的具体事物。B项中的“酿”后的内容“蜂蜜”是具体的,而“生活”是抽象的概念。C项中的“吹”后的内容“黄叶”是具体的,而“惆怅”是抽象的。D项中“关”后的“柴门”是具体的,而“春色”是抽象的,后三项用了“拈连”的修辞。3.(2013.重庆卷)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两种自然风景,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例句: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裂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答案】示例1:脚下的那片小草,可能是看了云朵的欢歌,乐得笑弯了腰,轻哼在润湿的小河边。示例2:海里
6、的那些游鱼,可能是听了波浪的欢歌,乐得上蹿下跳,嬉玩在蔚蓝的大海里。【解析】此题考查“仿用句式”,能力层级为E(表达应用)。仿写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把握。此题例句是“……的那片××,可能是×了××的……,……,……在……里(下,中等)”的句式,不同的两种景物应当有关联,“可能”后连用了两个拟人句。画面鲜亮,情感基调欢快、高昂。4.(2013.四川卷)请从曹雪芹、贝多芬以及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中任选一人,续写下面的话。(6分)要求:①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境遇;②运用排比和反问修辞手法;③语意连贯,内容充实;④60——100字。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人仍然
7、拥有一种不可剥夺的精神力量,这就是苦难带给人生的意义。【答案】示例一:曹雪芹家道巨变,却磨练出傲岸的风骨;备受冷遇,却迸发出创作的激情;绳床瓦灶,却炼铸成生命的华章。“十年辛苦不寻常”终换来彪炳千秋的文学巨著,这难道不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示例二:贝多芬童年不幸,却不曾破灭人生的梦想;恋人远离,却不曾消逝心中的激情;耳疾侵扰,却不曾消泯对音乐的执着。即使在最恶劣的境遇中,他也把痛苦转换为精神的欢乐。这不就是苦难带给他的人生意义吗?示例三:大卫·科波菲尔受尽继父的毒打与折磨,饱尝童工的劳苦与屈辱,历经世俗的狡诈与险恶,但这些不都没有改变他“永不卑贱、永不虚伪、
8、永不残忍”的人生信念吗?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