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姓氏论坛之世界刘氏宗亲联谊会

中华姓氏论坛之世界刘氏宗亲联谊会

ID:33623720

大小:4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7

中华姓氏论坛之世界刘氏宗亲联谊会_第1页
中华姓氏论坛之世界刘氏宗亲联谊会_第2页
中华姓氏论坛之世界刘氏宗亲联谊会_第3页
中华姓氏论坛之世界刘氏宗亲联谊会_第4页
中华姓氏论坛之世界刘氏宗亲联谊会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姓氏论坛之世界刘氏宗亲联谊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姓氏论坛之世界刘氏宗亲联谊会,创立与发展的回顾只有认真地总结过去,才能正确地认识现在,只有全面地认识过去和现在,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世界性的刘氏宗亲联谊会于1997年成立,至今已走过了九个春秋,经历了四届联谊大会,形成了世界刘氏宗亲的统一整体,初步完善了活动的体制、章程和组织,升华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刘氏族威,弘扬了汉皇文化,加强了国内外友谊,发展了地方经济,为共振中华献上了刘氏族人、汉皇裔孙的一份微力。世界刘氏宗亲联谊会第一个提出并发出倡议书的是中国丰县汉皇祖陵发启修复主办人刘恒心宗长;第一个主办第一届世刘大会的是马来

2、西亚柔佛州刘氏公会的刘南辉、刘振发、刘景森、刘一其等宗长;第一个将海外刘邦家族宗谱有关资料从海外寄到国内的就是香港刘氏宗亲总会会长的刘兴邦宗长;第一个将海外与国内的族谱及有关资料综合汇编出版成书而传播于国内外的是广东的著名归国华侨作家刘少卿宗长;第一个国外组团到中国大陆寻根问祖的刘氏团体就是马来西亚刘氏公会代表团。由于以上诸位宗贤的率先起步和努力,方有了今日的一、二、三、四届……世界刘氏宗亲的大聚会,大荣耀,大自豪,其历史过程简述如下:第一届大会是1997年12月8日在马来西亚柔佛州召开,由柔佛州刘氏公会主办,刘南辉局绅出任

3、第一届大会主席,刘景森宗长任秘书长,刘振发为筹委会主席,到会者一千多人,大会通过了会旗会徽和会章。第二届是1999年10月27日在中国江苏徐州召开,大会主席刘景秀宗长。第三届大会是2001年11月2日在泰国曼谷召开,由泰国刘氏宗亲总会主办,刘暹有宗长出任大会主席。第四届大会是2004年5月26日(因非典之故原为2003年召开改为2004年召开)在中国河南平顶山市召开,由平顶山市和鲁山县刘氏宗亲会主办,鲁山县委书记刘全新宗长出任大会主席,大会就刘氏始祖刘累公之有关事宜进行了研究,并推选了第五届主办单位为新加坡刘氏宗亲总会。由于

4、四届世刘会的召开,使天下刘姓族人走到了一起,欢聚一堂,共叙族情亲情,共谋发展大计,团结了族人,增强了友谊,弘扬了祖德,也启迪了后世,挖掘了文化资源,振兴了地方经济,为中华民族之再掘起献上了刘汉大姓的一份力!然而,任何事物的发展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都要经过萌芽阶段、产生阶段和发展阶段的曲折道路,然后逐步发展完善起来。(一)海外各国家地区宗亲会的成立和发展是世刘会产生的先决条件。  大约在腐败的清朝晚期,外患内乱,民不聊生,为求生计,中华各族人民纷纷从两广、福建等地出逃海外谋生,为求立足更稳,须团结起来,往往以地区或姓氏作纽带成立

5、同乡会或宗亲会等组织,如新加坡刘氏宗亲会是1930年发起成立,名为彭城公会,特别自1949年以后,海内外各地的刘氏宗亲会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如1949年印尼大马安南刘氏公会成立,1952年印尼宗祠互助会成立,1955年成立了香港刘氏宗亲总会,1957年成立马来亚永春湖洋彭城公会,1966年成立了马来西亚柔佛州刘氏公会,1967年成立了马来西亚蓬莱刘氏公会,1964年成立了马六甲刘氏公会,1978年成立砂罗越诗巫彭城刘氏公会,还有1969年成立泰国刘氏宗亲会、美国纽约刘横水同乡会、三藩市刘家公所、加拿大刘氏宗亲会等,还有刘

6、、关、张、赵龙冈亲义会等,他们有的以姓氏、有的以同乡、有的以历史为根据,组织起来,开展多种形式的联谊活动,增加在异地他邦抗生的能力。大气候决定小气候,大环境决定小环境,若没有海外刘氏宗亲会的成立,若没有海外各地刘氏族谱的保存和继续出版,若没有中国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中华和世界刘氏宗亲会的成立将是不可能的,几千年传留下来的“认祖归宗,叶落归根”的梦想也是不可能实现的。一向对中国大陆政治风云最为敏感的新、马、泰华人社会预感到中国大地将会出现文化复兴、修志编谱、弘扬民族文化的太平盛世,著名新马史学家、教育家刘伯奎先生率先出版了《河婆

7、史话》和《广东刘氏族谱》,在印尼、新、马、泰和港台地区宗亲中引起了较大的反响,1982年泰国刘氏宗亲总会任命刘广南宗长为执行主任成立“修建祖坟修编族谱委员会,历尽坎坷,往返国内外,于1985年相继修复了兴宁岗背的广东大始祖开七公墓的潮阳岗头静斋公墓,重修了跨国的《刘氏族谱》,极大地推动了海外华人寻根问祖的热潮。然而真正将海内外的族谱和古代和汉高祖刘邦和全国各地联系起来整编成书而起到内外搭桥作用的第一人就是广东东莞的归国华侨著名作家刘少卿先生,他受新加坡叔姆刘张玉珍和印尼刘新策宗长之重托,要求编写一部为海内外新一代裔孙所接受的

8、寻根型新族谱,他义不容辞地接受了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他不顾年迈,不辞辛苦,从本乡本县到各县各省及海外,到处搜集资料,特别考虑到刘姓是汉代皇室国姓,汉族、汉人、汉语、汉文化代表着中华民族光辉历史的东方文明,刘氏裔孙寻根的木本水源应是刘邦故里,汉文化发祥地在古彭徐州,鉴于这种认识,一方面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