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校演剧的回顾、现状及前瞻

中国学校演剧的回顾、现状及前瞻

ID:33610330

大小:45.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27

中国学校演剧的回顾、现状及前瞻_第1页
中国学校演剧的回顾、现状及前瞻_第2页
中国学校演剧的回顾、现状及前瞻_第3页
中国学校演剧的回顾、现状及前瞻_第4页
中国学校演剧的回顾、现状及前瞻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学校演剧的回顾、现状及前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学校演剧的回顾、现状及前瞻 中央戏剧学院学报《戏剧》2003年第4期总第110期 内容摘要:本文旨在研究学校演剧(校园戏剧)的历史发展和现状,并对其未来作一展望。学校演剧在中国引进现代戏剧和其发展起落的整个历史过程中起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它既是主流戏剧的源头,又在主流戏剧狂飙突进的时刻起到基础作用,甚至在主流戏剧处于低谷时承载了发展开拓的历史使命。研究中国话剧主流的这个重要支流,对总结历史、预见未来话剧艺术的发展和市场开拓都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学校演剧 主流戏剧中图分类号:J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549(2003)04-0117–14 Abstrac

2、t:Thearticleismeanttostudythepast,presentandfutureofcampusperformanceinChina.Asastartingpointandfoundationofmainstreamdrama,andasupportatitslowebb,campusperformanceplayedanirreplaceableroleintheintroductionanddevelopmentoftheWesterndramainChina,Explorationsintothefieldwillfacilitatetheeffortstocu

3、ltivateamarketincurrentChina. Keywords:campusperformance mainstreamdrama 引 言中国的学校演剧(现在约定俗成的称谓是“校园戏剧”)已有百年历史,在中国话剧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中,占有不容忽视与低估的位置。本文力图考察其历史与现状,探索其中的发展规律,并对中国学校演剧的发展做一展望。在进入正文前,先对两个概念做必需的辨析和确定:  1.学生演剧以大专院校学生和少量高中学生为主体组成的业余戏剧团体(往往冠以“××剧社”的名称)的话剧演出,在话剧史研究著作或论文中称为“学生演剧”或“学校演剧”。本文取“学校演剧”,因其可以排

4、除边缘状态的、从业人员曾经是学生的那种半业余半专业的民间演出。“校园戏剧”这一概念与“校园刊物”、“校园文化”等称谓一起出现于1980年代,其实质性内涵与传统的“学校演剧”并无本质的差异。为了遵从现已约定俗成的习惯,本文第一部分沿用“学校演剧”的名称,第二、三部分则使用“校园戏剧”。在本文中“,学校演剧”(校园戏剧)专指由在读普通高校学生为主体(不排除少量教师与专业人士参与)组成的戏剧团体在课余进行的、以在校学生为主要观众的、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剧演出活动。学校演剧有其双重属性,既是学校课余活动又是演剧活动,受教育体制状况和戏剧发展状况的双重制约。  2.主流戏剧“主流戏剧”指戏(话)剧艺术

5、发展过程中处于主体主导,中心位置的专业戏剧团体的演剧活动。“学校演剧”(校园戏剧)与“主流戏剧”是对应关系(专业与业余),指其非主流的地位,并不含有思想艺术方面主流与反主流的对立意义。当然,历史上也曾出现过非主流位置的、以学校演剧为先锋的业余戏剧成为反主流中坚的个例。但这不应该影响“主流戏剧”在本文中的应用。一、历史的回顾  1.时代的呼唤与话剧的舶来1840年鸦片战争后,话剧以其通俗易懂、便于扩大宣传的特点,成为承载民主、科学思想的形式。话剧引进中国是启蒙和救亡历史任务的需要和必然。中国话剧的拓荒者虽因喜好文艺而登上舞台,他们演习的根本目的却是宣传启蒙和救国思想。话剧一引入中国就肩负着

6、救国的重任,并沿着这条道路建立了革命的、斗争的传统。这是中国话剧的独特现象。1870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中国开始有了现代教育,以教会和官费为主兴办的高等学府和中学以开放商埠为中心向内地辐射。这些学校的教会色彩浓厚,一部分授课内容是排演宗教剧目。课堂上的排练激发起学生的表演欲望,学校也想扩大影响,便开始了公开演出。1899年11月,上海梵王渡基督教圣约翰书院于圣诞节(?)用英法语言演出“学生剧”。上海土山湾徐汇公学效仿其做法也于同年公开演剧。这样两台小小的演出悄悄地拉开了中国学校演剧的序幕。随后南洋公学、南洋民立中学、上海明德学校等等纷纷效法,参加表演者中有人对剧的热情远远超过了对宗

7、教的迷狂,转而走上了戏剧之路;同时经过了剧场熏陶的人们被培养起了对“新剧”(当时称谓)的观赏习惯,成为中国最早的话剧观众。他们有人在这个过程中从台下走到台上,成为中国早期的话剧拓荒者:汪优游、王钟声、王幻身、李叔同、朱双云以及稍后的洪深⋯⋯由此可见:是学校演剧为中国话剧的舶来建好了“码头”,培养了第一批观众,孕育了最初阶段的创作者。将话剧舶来的人们还包括一群从事学生演剧的海外留学生。话剧史将中国话剧的开端定为1907年2月在日留学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