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果树的起源、演化与传播

第一章果树的起源、演化与传播

ID:33610262

大小:2.14 MB

页数:40页

时间:2019-02-27

第一章果树的起源、演化与传播_第1页
第一章果树的起源、演化与传播_第2页
第一章果树的起源、演化与传播_第3页
第一章果树的起源、演化与传播_第4页
第一章果树的起源、演化与传播_第5页
资源描述:

《第一章果树的起源、演化与传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复习第一章果树的起源、演化与传播果树起源中心论:德坎道尔、瓦维洛夫、茹可夫斯基果树演化的动力:内因——变异;外因——选择人工选择的类型:适应性选择、非适应性选择人工选择的原理:达尔文学说、气候相似论、生态历史论潜在适应性,渐进适应性第二章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收集和保存果树种质资源具有区域性、再生性、解体性、用途多样性和可栽培性等特点。进行资源考察,摸清种质资源种类、数量和分布,合理收集、保存、利用种质资源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美国农业部作物处、澳大利亚植物生产局,都组织过专门的植物资源勘探。为了充分收集、保存、研究和利用世界植物资源,成立了“

2、植物遗传资源国际委员会”(IBPGR)的国际性合作组织,其中设有果树专门部门。1958-1959年我国各省都进行了规模巨大的果树种质资源调查,发现我国蕴藏的果树种质资源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品种十分丰富。第一节果树种质资源的考察一、果树种质资源考察的目的和意义(1)摸清当地果树资源,直接或间接应用于生产。(2)可为果树发展规划或品种区域化提供资料。(3)研究果树的起源和演化。(4)经鉴定、整理,编写果树志,或整理成文章发表,为进一步研究、利用提供资料。二、果树种质资源考察的内容和方法(一)考察前的准备1.资源考察的组织工作2.考察的安全准备工作3.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

3、的考察(二)环境与生态条件的考察1.地形考察2.土壤考察3.气象资料考察(三)植被考察对果树分布区植被群落的特征以及具有指示特征的植物分布情况的考察。木本——优势种类、高度、直径、密度、所占比例等。草本——优势科属的覆盖度、根系及生长情况等。(四)果树概况考察1.果树概况2.栽培技术3.果品的贮藏、运输、销售和加工情况4.当地果树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五)果树种类和品种考察1.整体概况2.植株情况3.生物学特性4.经济性状和利用价值5.品种和种类的评价(六)果树种质资源考察记载项目表进行种质资源考察时应有统一的表格,统一的记载项目,以便进行资料的整理和总结分析。第二

4、节果树种质资源的收集资源考察时发现的种类和品种,都需要进行合理收集,为生产上利用或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保存尚未搞清楚但有潜在价值的种质为丰富果树种质的多样性奠定基础。一、果树种质资源收集的一般原则(1)根据需要和目的,有针对性地收集种质资源。(2)对需要的种质资源要采用一切必要途径进行收集。(3)种苗的收集要遵循种苗的调拨制度。(检疫)(4)由近及远,从本地到外地,根据需要先后进行。(5)收集时要做到细致周到,清楚无误,分好类。二、果树种质资源收集的方法(一)当地种质资源的收集特点:对当地的自然条件适应性强,并有一些突出的优点。收集保存方法:采用适当的材料(夏芽、带

5、根的压条、插条、萌蘖、休眠接穗等无性系或种子)就地保存即可。【具代表性的种质】(二)野生种质资源的收集特点:往往不能直接利用,但具有许多栽培品种缺乏的抗性遗传基因,多可作砧木或作为具有潜在利用价值的种质。收集时间:以花期或果实成熟期为宜。注意:某些特定性状、特别是经济性状和抗性。如早熟、矮化习性、抗病虫害性能以及乃不同土壤条件、耐寒及耐热能力等。收集区域:应注重种类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中心和经常出现某些性状的地区尽量收集地理分布、生态分布比较广泛的野生群体,特别是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依然生存的植株。(三)外地种质资源的收集1.外地种质资源收集前的考察和研究对生态型、个别生

6、态因子等进行考察和研究。个别生态因子:温度、日照、降水和湿度、土壤理化特性和其它生态因子。在“南树北移”或“北树南移”时极端最低温度和冬季旬平均气温可能成为主要限制因子。对收集品种的起源与分布、适应性相近品种在本地区的表现、前人收集实践的经验教训等进行研究。对一些抗性种质,可从病虫害经常发生的地区收集抗性类型。2.外地种质的收集方法(1)调查,通信邮寄,学术访问、学术交流。(2)严格遵守检疫和编号登记制度。(3)收集后进行中间繁殖,多点试验,进而推广。(4)生态适应型以外的种质,宜采用种子(大量)多代连续驯化和逐代迁移驯化法进行逐步收集。第三节果树种质资源的保存从本

7、世纪60年代起,避免或减少种质的流失,保护和保存种质资源已成为国际性共识,种质资源的保存和研究工作亦已开始并逐渐得到加强。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各国签署了“生物多样性公约”从70年代起,世界范围内种质库或基因库(Genebank)的库容量大大增加。1974-1984年期间,国际植物遗传委员会(IBPGR)从全世界90多个国家收集了约121000份种质。美国农业部国家种子贮藏库(USDA)1976年收集到91000份种质,到1986年,已收集到包括370属1960种的204000份种质。一、果树种质资源的保存概况三个时期:50年代。我国开展了较大范围、较大规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