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政治经济评论

国际政治经济评论

ID:33592507

大小:166.22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27

国际政治经济评论_第1页
国际政治经济评论_第2页
国际政治经济评论_第3页
国际政治经济评论_第4页
国际政治经济评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际政治经济评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际政治经济评论公共外交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冲击:一种分析框架唐小松王义桅内容提要:公共外交是指一国政府对国外民众的外交形式,它的活动手段包括文化交流项目、国际广播和互联网等,其主要表达形式是信息和语言。目前,学界围绕公共外交争论最多的是它的理论归属问题。主流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前提是国际体系的“无政府状态”,这一状态中冲突常有而合作不常有,从而使以信息和语言为主导、以非行为体国外民众为对象、强调“合作度”的公共外交难以获得概念上的支持。本文认为,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深入发展,特别是愈来愈多的学者和决策者正把国际体系定义为“信息交流空间”而不是外部无序状态,公共外交可以实

2、现其理论回归,融入国际关系理论。关键词:公共外交国际关系理论外交与国际关系理论:问题的提出外交与国际关系理论的关系是学者们探讨的恒常话题。马丁·怀特在“为什么没有国际关系理论”一文中强调,国际领域不同于国内领域,国内是线性发展和进化的场所,而国际领域却全无这些特征,呈现出循环往复的现象。因此,从国际上看,只有外交学,而无国际关系理论。他进而指出“国际理论与外交实践的张力可以追溯到国际理论实质本身”。①但是,二战结束后,随着美国确立其国际关系理论的话语霸权,外交与国际①MartinWight,“WhyIsThereNoInternationalTheory”,inH.

3、ButterfieldandM.Wrighteds.,DiplomaticInvestigation:EssaysintheTheoryofInternationalPolitics,London:AllenandUnwin,1966,pp117-34.©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et公共外交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冲击:一种分析框架63关系理论的关系产生了与怀特所言根本不同的变化。这就是,安全与发展本是生活在无政府状态下

4、的国家追求的两大基本目标,但最强大的国家常常将其包装成和平与繁荣。从这以后,国际关系理论就被异化了。主流国际关系理论也就本质上成了被包装的美国外交意志或意识形态。因而,美国面临的威胁越强大、越迫切,外交理论就越优先于并影响到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如冷战时期的遏制理论、威慑理论等);反之,国际关系理论将获得优先发展,其学理性亦将强于操作性。这种现象解释了“9·11”事件后国际关系理论发展的滞后性和“先发制人”“、震慑”理论风光一时的原因。公共外交(PublicDiplomacy)是近年来欧美国家日益重视的一种重要的外交形式,并渐成一门显学。①关于公共外交研究的著述已层出

5、不穷,如美国学者约翰·阿奎拉(JohnArquilla)和戴维·龙菲尔德(DavidRonfeldt)的《通向美国信息战略的心灵政治的兴起》、英国学者马克·伦纳德(MarkLeonard)的《公共外交》以及德国学者皮特·范·哈姆(PetervanHam)发表在《外交事务》上的“品牌国家的升起”等。②对于公共外交的内涵,欧美各国未有太大分歧,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公共外交与国际关系理论的关系问题,即公共外交能否登上国际关系理论的“大雅之堂”。公共外交是以信息和语言为主导的外交决策行为,以国外民众为对象,它强调外交实施国(主体)与国外民众(受体)的“合作”关系,这与国际关

6、系中冲突常有而合作不常有的“无政府状态”前提是相矛盾的。但是,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关系理论的基本前提已越来越难以解释现实世界中的许多新现象。与此同时,理论的实践者———外交决策者的作用日益彰显。本文试图考察公共外交对国际关系理论的冲击,并探讨公共外交融入国际关系理论的可能性。①关于公共外交的概念及其实践,参见唐小松、王义桅“:美国公共外交研究的兴起及其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反思”《,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年第4期“;试析美国公共外交及其局限”《,现代国际关系》2003年第5期。②SeeJohnArquillaandDavidRonfeldt,Emerg

7、enceofNoopolitiktowardanAmericanIn2formationStrategy,SantaMonica,CA:RAND,1999;PetervanHam,“TheRiseoftheBrandState”,ForeignAffairs,March/April,2002;LeonardMark,PublicDiplomacy,London:Demos,2002.©1994-2008ChinaAcademicJournalElectronicPublishingHouse.Allrightsreserved.http://www.cnki.n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