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热源驱动吸收式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多热源驱动吸收式热泵系统性能研究

ID:33577411

大小:7.27 MB

页数:125页

时间:2019-02-27

多热源驱动吸收式热泵系统性能研究_第1页
多热源驱动吸收式热泵系统性能研究_第2页
多热源驱动吸收式热泵系统性能研究_第3页
多热源驱动吸收式热泵系统性能研究_第4页
多热源驱动吸收式热泵系统性能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多热源驱动吸收式热泵系统性能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⑧万方数据指导教师签名:论文评阅人1:差罡盘星塑遂j鳖童也王查鲎评阅人2:僬查堡堡垒煎塞丝理至盘堂评阅人3:要亟皂塑丝兰遗垒亟叁鳖评阅人4:毽菇4-闯一._______●-._●L-.-。_。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评NZ.5:翟羞婆因答辩委员会主席:委员1:委员2:委员3:委员4:委员5:二二一~一墟鲤㈣㈣一万方数据.D——r—i—

2、venBv.Multi.heatSourcesAuthor’Ssignature:滥逝监一‘●‘supervisor7Ssignature:ExternalReviewers:ExaminingCommitteeChairperson:ExaminingCommitteeMembers:£垃幺近也鱼衄盘趁g衄型血坐..Dateoforaldefence:万方数据浙江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

3、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浙垫太堂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闳咙砌产签字日期:矽/9年7月/∥目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浙江太堂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本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浙婆太堂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和传播,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

4、文。(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学位论文作者签名:阕屹幽『I导师签名:签字目期:矽侔年9月肜日签字日期:2刀z忙q月/g目万方数据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摘要蒸气压缩式热泵系统需要消耗珍贵的电能,且常用制冷剂还会严重破坏臭氧层并产生全球变暖效应,以热能为驱动动力且使用环境友好型工质对的吸收式热泵系统可以极大缓解城市电力紧张和保护环境而受到人们的欢迎。传统的吸收式系统以及一些改进型的吸收式系统大都是由单一热源驱动,且对热源温度的要求也不同,很难同时利用低温太阳能热和地热以及工业生产中存在的大量

5、动力余热。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多热源驱动吸收式热泵系统,高低压发生器通过喷射器相互耦合,在能够以较简单结构高效利用动力余热的基础上,将传统单效吸收式系统无法利用的低品位太阳能热作为联合驱动热源。开展了多热源驱动吸收式热泵循环的理论研究,分析发生压力对系统制冷/制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为了得到最优的性能,高压发生器发生压力和低压发生器发生压力以及喷射系数均需要优化,并分析了循环在变工况下的优化性能参数。制冷工况下,高压发生器发生压力在最优值正负偏离5KPa的范围内,循环COP都保持在0.9以上,说明该循

6、环的可用性能较好。动力余热与太阳能负荷之比在3.5以上时,多热源驱动吸收式循环的COP都在0.9以上,较传统单效吸收式循环效率高20%左右,节能效果显著。分析了输入相同动力余热与低温太阳能热负荷的条件下,采用多热源驱动吸收式循环所产生的制冷量/制热量远大于一套传统单效循环与一套传统两级循环所产生的制冷量/制热量和,采用多热源循环可以大大简化系统设备,大大减小了设备制造成本。将整个循环看作由动力余热驱动子循环与太阳能驱动子循环组成,理论计算出太阳能负荷与动力余热负荷之比最大值,负荷比最大值随工况变化

7、而变化。设计并搭建了多热源驱动吸收式热泵系统实验台,实验研究了装置的制冷及制热性能,主要包括以高压发生器烟气入口温度、低压发生器II太阳能热水入口温度、蒸发器冷媒水出口温度(制冷工况)、冷凝器空调热水出口温度(制热工况)为自变量,研究这些自变量与系统内部参数如:发生温度、蒸发温度、冷凝温度的变化关系,以及对系统制冷量/制热量和性能系数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系统制冷量/制热量理论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3烟气温度213℃时,系统提供6。C的冷媒水,制冷量可以达到12.5kW,制冷系数达到了O

8、.78。系统提供43.56C的空调末端热水,制热量可以达到26.6kW,制热系数超过了1.7,实现了低品位能源高效和充分利用,为多热源驱动吸收式热泵系统的设计以及规模化应用奠定了基础。万方数据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摘要关键词:多热源,吸收式热泵,优化压力,制冷量,制热量,实验研究II万方数据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AbstractVaporcompressionheatpumpsystemsconsumepreciouselectricenergy,andrefrigerantscomm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