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中药师-中药学考前辅导

药师-中药师-中药学考前辅导

ID:33560911

大小:184.52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9-02-27

药师-中药师-中药学考前辅导_第1页
药师-中药师-中药学考前辅导_第2页
药师-中药师-中药学考前辅导_第3页
药师-中药师-中药学考前辅导_第4页
药师-中药师-中药学考前辅导_第5页
资源描述:

《药师-中药师-中药学考前辅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中药学》考前复习(六版)总论中药的概念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总称,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照中医辨证论治方法使用的药物。一、历代本草代表作的名称、作者、成书年代、药味数、价值和意义书名年代作者载药数意义神农本草经东汉365第一部药学专著三品分类法本草经集注梁代陶弘景730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新修本草唐代苏敬、李勣844第一部药典开创药物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证类本草宋代唐慎微1558药物附列方剂文献价值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1892中国古代百科全书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本草纲目拾遗清代赵学敏921(新增药物716)26中华本草当代国家中医药管理局8980全面总结我国二千多年的传统药学

2、成就,集中反映20世纪中药发展的综合性本草著作。二、中药的炮制目的含义:炮制是药物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过程,包括对药材的一般修治整理和特殊处理。目的: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3.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适应病情的需要。4.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储存和制剂。5.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矫臭、矫味,便于服用。炮制方法:修治—纯净、粉碎、切制水制—洗、淋、泡、润、漂、水飞火制—炒、炙、煨、煅、烘焙水火合制—煮、蒸、潬、淬其他制法—制霜、发酵、发芽三.中药性能1.四气26概念:即寒凉温热四种药性,反映药物影响人体阴阳

3、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确定依据:从药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与所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作用: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能减轻或消除热证;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补火助阳、温经通络、回阳救逆等作用,能减轻或消除寒证。2.五味含义:指药物因功效不同而具有酸甘辛苦咸等味。既是药物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药物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作用及临床应用:能散—发散解表—治疗表证1.辛味能行—行气、活血—治疗气滞血瘀证此外,芳香:化湿、辟秽、开窍、醒脾能补—补虚—治疗虚证能缓—缓急—治疗挛急疼痛2.甘味和中—调理脾胃能和调和—调和药性此外,能解—解毒26能收、能涩—收敛固涩—治疗滑脱不禁

4、病证3.酸味此外,生津止渴、安蛔止痛通泄—通便—治疗便秘能泄降泄—降逆—治疗肺胃气逆清泄—清热—治疗火热证4.苦味能燥—燥湿—湿证坚阴—泻火存阴—治疗虚热能坚坚厚肠胃—治疗泻痢能软—软坚散结—治疗有形病证5.咸味能下—泻下通便—治疗大便燥结6.淡:能渗、能利—利水渗湿—治疗水肿、小便不利3.升降浮沉含义:药物在人体的作用趋向。这种趋向与所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疗疾患的病位相同。病势:向下、向里—升浮药:向上、向外逆病势病势:向上、向外—沉降药:向下、向里26病位:在上、在外—升浮药:向上、向外顺病位病位:在下、在里—沉降药:向下、向里花叶类质轻的药—升浮药物的质地轻重种子、果实、矿物、贝

5、壳—沉降温热、辛甘—升浮影响因素药物的性味寒凉、酸苦咸—沉降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升浮炮制、配伍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沉降复方配伍中,性属升浮的药物在同较多沉降药配伍时,其升浮之性可收到一定的制约,反之亦然4.归经含义: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表示药物的作用部位。理论基础: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确定依据:以药物的功效,即所治的病证为依据;药物的特性,即形、色、气味、禀赋等。临床意义:针对性强,能提高用药的准确性。26四、中药应用1.配伍七情含义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的需要和药性特点,有选择性地将两味或两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同用的方法。相须: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应用,以增强原有疗效。相

6、使:性能功效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虽不相同,但是治疗目的一致的药物配合应用,而以一种药为主,另一种药为辅,能提高主药疗效。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相杀:一种药物能减轻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相恶: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相反:两种药物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提高药物疗效目的保证用药安全扩大治疗范围甘草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2.十八反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及、白蔹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26各论*凡红字要求功效主治;黑字仅要求功效第八章解表药1.发散风寒药麻黄(表实)宣肺平喘(风水水肿)利水

7、消肿香薷(阴暑证)化湿和中,桂枝发汗解表解肌(表实、表虚),助阳化气,温通经脉紫苏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生姜温中止呕(呕家圣药),温肺止咳荆芥透疹消疮,止血(炒炭)发表散风风寒风热防风(治风通用药;风药中润剂)胜湿止痛,止痉,止泻羌活散寒祛风,胜湿止痛(太阳头痛),(上半身痹痛)细辛(少阴头痛)祛风散寒,温肺化饮通窍止痛白芷(阳明头痛)解表散风,消肿排脓,燥湿止带辛夷散风寒,通鼻窍(包煎)2.发散风热药薄荷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