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560627
大小:29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7
《汽温调节系统-火电厂热力过程自动调节系统培训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MCS系统培训讲义第2章汽温调节系统第2章汽温自动调节系统1调节任务:1.1任务:维持汽温在额定汽温的℃范围。1)满足汽轮机的要求;2)保护过热器。汽温过高——传送管道产生热膨胀变形而损坏;汽温过低——a)过热汽温降低5~10℃,热效率降低1%;b)使汽轮机后几级的蒸汽湿度增加——叶片受到侵蚀。1.2调节手段:1)在本体设计时的考虑:将过热器做成几级串级,一部分炉内的辐射过热器,一部分做成对流过热器,以适应各种负荷工况。设计理想:当负荷↑互相补偿;实际情况:负荷变化时,辐射过热器吸热比例<<对流过热器吸热比例。故,需要把辐射过热器体积做的很大——实际中未采取,而
2、通过其它途径解决。2)对于过热汽温——采用喷水减温方式进行调节。过去采用表面式减温器:a)结构复杂,弯头有断裂、漏水,运行不安全;b)热容量大——迟延、惯性大。①喷水减温器位置选择:②调节措施:使额定负荷下过热汽温高于其额定值——便于低负荷时有调节余量。对于中压锅炉:额定负荷时,过热汽温比额定值高25~40℃;对于高压锅炉:额定负荷时,过热汽温比额定值高40~60℃。3)对于再热汽温——调节烟汽侧流量a)再热汽温受烟气流量及烟温影响大;2-5MCS系统培训讲义第2章汽温调节系统a)负荷↓时,再热汽温下降幅度大——给定值应随负荷而变;b)烟气流量调节对过热汽温影响
3、也大。调节途径有:a、烟气再循环;b、烟道档板;c、燃烧器角度。2调节对象动态特性:2.1特点:①有自平衡能力;②迟延、惯性很大,动态可控性差。2.2主要影响因素及特性:扰动因素减温水量扰动蒸汽负荷扰动烟气流量扰动迟延时间τ30~60s10~20s10~20s惯性时间常数TC40~100s100s100s特点τ/TC值大,惯性大,不易控制。τ/TC值小,惯性小,相对易控制。τ/TC值小,惯性小,相对易控制。原因保护过热器和减小惯性的折衷结果。D↑↓→燃料↑↓→辐射热和对流热↑↓。烟气流几乎同时对整个加热器作用。3基本方案:3.1常规串级汽温调节系统:使用场合:a
4、)带基本负荷的机组;b)高过和屏过以对流换热为主,且带变动负荷。系统结构:a)Ⅰ、Ⅱ级各自独立,串级调节系统b)Ⅰ级调节任务:①消除燃烧工况变化造成的扰动;②作为Ⅱ级调节的粗调。Ⅱ级调节任务:保持炉出口汽温=规定值。调节原理:2-5MCS系统培训讲义第2章汽温调节系统3.2采用导前微分信号的汽温调节系统:使用场合:早期设计采用——节省调节器,以解决分离式控制仪表配置、信号处理的困难。系统结构:采用一个多输入通道调节器。导前汽温信号先进行微分运算处理,以及时反映减温器出口温度的变化情况(消除来自减温水侧的干扰),此信号与主温度信号叠加送入调节器,进行调节运算。特点
5、:调节性能略低于串级调节方式。3.3采用导前信号超驰控制的汽温调节系统:使用场合:系统结构:采用一个调节器。导前汽温信号经过微分运算处理,直接作用于调节器的输出,以保持减温器出口温度暂时恒定。主温度信号则送入调节器,进行校正调节运算。2-5MCS系统培训讲义第2章汽温调节系统特点:变负荷工况下,汽温调节效果不理想。3.4几项改进措施:1)Ⅰ级减温给定值可变的汽温系统:使用场合:适于较大范围内参与电网调频、调峰单元机组,且低过(包括屏式过热器)以辐射热变换为主;高过以对流热交换为主的锅炉。系统结构:总体采用串级汽温调节系统结构。Ⅰ级减温给定值由蒸汽流量(锅炉负荷)
6、经函数运算(查表方式)给出。函数运算方法是,随着负荷增加给定值逐渐减小的规律。依据:低温过热器以吸收辐射热为主;高温过热器以吸收对流热为主。当负荷↑。目的:负荷↑(↓)→I级系统汽温↓(↑)——对Ⅱ级起到超前调节作用。注:详情参考《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系统》(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殷树德著)2)按温差控制Ⅰ级减温水的汽温系统:使用场合:同3.4条1)项。系统结构:总体采用串级汽温调节系统结构。Ⅰ级减温调节系统的主信号为二级减温器前、后的温度差值。依据:同3.4条1)项。调节原理:当负荷↑→低过出口汽温↓→二级减温器前、后的温差↓→引起I级减温水量↑→达到降低高过入口温
7、度的目的。特点:a)对Ⅱ级起到超前调节作用;b)变负荷时,两级减温器水量分配比较均匀。注:详情参考《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系统》(西安电力高等专科学校殷树德著)3)对Ⅱ级汽温系统的改进:a)增加主信号的微分前馈作用:目的:加强的调节作用,减小动态偏差。使用场合:主汽温经常受到不定扰动源的情况。2-5MCS系统培训讲义第2章汽温调节系统a)带有相位补偿环节——二阶超前—滞后校正目的:减小汽温高阶惯性对象的惯性(相位滞后)使用场合:采用导前微分的双回路系统(可通过切换单元T进行切换投入)。c)给定值可变、负荷前馈等。4再热汽温调节的基本方案:1)特点:a)再热汽温安装在烟
8、道内,以对流热交换为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