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侍卫甲俑的服饰与绘彩

秦侍卫甲俑的服饰与绘彩

ID:33544751

大小:328.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9-02-27

秦侍卫甲俑的服饰与绘彩_第1页
秦侍卫甲俑的服饰与绘彩_第2页
秦侍卫甲俑的服饰与绘彩_第3页
秦侍卫甲俑的服饰与绘彩_第4页
秦侍卫甲俑的服饰与绘彩_第5页
资源描述:

《秦侍卫甲俑的服饰与绘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考古与文物 1981年第3期秦侍卫甲俑的服饰与绘彩秦俑坑考古队 王学理  秦始皇陵东侧之兵马俑从葬坑,计发现一组四个。其中第Ⅰ、Ⅱ号坑,虽属试掘性质,但对了解平面布局、整体结构、文物组合及其特点,提供了可贵的线索(1)。而经过全面揭露的第Ⅲ号坑由于未经火焚(2),残余的颜色斑驳陆离,经登表拾遗,反复校核,初步整理出一个端绪来。一  首先,我们应该确定第Ⅲ号俑坑的性质,才可进而推知这些甲士的身份。该坑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第Ⅲ号坑位于诸坑中偏左的位置上;  2、坑形平面呈西向的“凹”字形,面积约520平方米,是诸坑中最小者,布局特殊,其正中停华盖乘车(?)一辆,车后有四俑,而其他陶俑则分

2、布在两侧的耳室和南通道之中,每一小区内的俑均作相向的两队排列(2);  3、全部为着甲武士俑(68件),其中除三件有头外,余皆被粉碎;身驱的残破程度,南耳室较北耳室为轻;  4、仅见铜殳30件及少量铜镞和剑的零件。  始皇陵从葬坑经试掘的有三个(编号为Ⅰ—Ⅲ),另外在Ⅱ、Ⅲ号坑之间还有一个未曾置俑的废坑(坑Ⅳ)。这样,从平面布局及其内容上看,Ⅰ号坑是车徒编列的长方形军队序列,Ⅱ号坑是车、弩、步、骑的混编队列,而处于诸坑中后左部的Ⅲ号坑显系指挥位置。这一格局,我们在前几坑内的小作战单位中也找到了相似的例子,象在Ⅱ号坑弩兵队列同车、步、骑的混编队列的后左部都发现有指挥俑的存在。而且,Ⅲ号坑正中惟

3、一的一乘华盖车是诸坑中无与伦比的独有者。因此,结合整个陵园布局考虑,Ⅲ号坑当是旨在拱卫陵寝的东门禁卫军军事指挥机关的所在。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二世)二年冬(公元前208年),陈涉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戏,兵数十万。二世大惊,与群臣谋曰:‘奈何’?少府章邯曰:‘盗已至,众疆,今发近县不及矣。郦山徒多,请赦之,授兵以击之’”。《汉书·楚元王传》:“郦山之作未成,而周章百万之师至其下矣”。《水经注·渭水》更具体地指出:“项羽入关发之,以三十万人,三十日运物不能穷”,“牧人寻羊烧之,火延九十日不能灭”。由以上引文可以看出:第一,在秦始皇死后的二世统治时期,修治郦山陵墓的工程并未完工;第二,陵墓

4、及其附属建筑经过了一场火的浩劫。废弃俑坑的存在,诸坑塌毁的现象即是这段历史的遗痕。例外的是Ⅲ号坑虽未经过火焚,却遭到毁灭性的破坏,不但俑头被砸碎,车后俑被掀翻,除残留一些以表威仪的殳外,长短兵器则被掠一空。这一现象则确切地告诉人们:指挥中心的破坏,即是对败者的征服,戈、矛、剑一类实用兵器也当然的作为战利品被胜者带走,不再具备战斗作用的铜殳束而未及带走正合实情。古代军事家把所谓“入罪人之地”的暴神祗、毁土功、燔墙屋、伐林木等劫掠财富,伤害生灵的行为列为“军戒令”(3),在此不是找到了反证吗?  Ⅲ号坑无轻装的袍俑,而甲俑则右手持兵器分两队相向排列,表明他们不是冲锋在前的“陷阵之士”,只是些指挥

5、官的卫队和亲兵罢了。华盖车当是备乘的指挥车。  指挥车后的陶俑为一组四个,均戴长冠,擐甲,著胫缴浅履。其中45号俑居正中,其左侧是46号俑,两者凝视车前,双手前举作执辔状,(惟后者甲衣无披膊),当系正、副“御者”;43号俑位右侧,其右手作持长兵器状,左手似在按剑,当为“车右”;44号俑跟45号俑之后,其甲衣有前无后,胸肤甲片连缀于皮革中心,留出绘有图案花边,背带交叉结于腰后,此式甲在第Ⅰ、Ⅱ号坑中都有发现,并站指挥俑旁,其身分当属“佐”类的副官。所以,由华盖车后恭候待命的甲俑看,也许这就是文献中说的四人共乘殿车的“驷乘”,至于独缺身份很高,形象有别的“将军俑”,当别有原因,备乘之车也只作象征

6、性的表示而已。二  因为Ⅲ号坑的陶俑是秦侍卫甲士的形象,其服饰和用彩并不很复杂,但可以看出因各自身份不同而有所区别。  侍卫甲士由头至脚的全形服装是这样的:长冠→软领与冠缨→袍外披甲→裤→胫缴、胫衣或行縢→勾履或合鞮。  戴长冠必有系颏的垂缨。冠压在辫发之上,而例外的是Ⅱ号坑中,具有臂钎(臂甲)的车御尽是发上套软帻,然后戴冠。颜师古曰:“帻者韬发之巾,所以整乱发也,当在冠下,或单着之”(4)。看来,它是具有较高身份及重要随员的服制之一。同时也说明在车战时代,御者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重要,戴冠及帻当为优厚待遇的表示。  厚实粗大的软领交叠地压于战袍交领之下。这同Ⅱ号坑车御的倨锻(颈铠)一样,在战

7、斗中具有护颈的作用,还可避免坚硬的甲衣领缘的磨擦。  战衣两重,甲套袍上,不见中、内衣。战袍仅长及膝,皆右衽,长度大体相当(66—67厘米)。原《简报》将Ⅲ号坑武士俑的铠甲分为四式,其中革札结合的Ⅲ式甲及有前后、无披膊的Ⅳ式甲(图版壹,2)各一件,分别为“佐”俑和御副所著。而Ⅰ、Ⅱ式甲计66件,仅见札叶大小和多少的差异,实际上并无多大意义,而且Ⅱ式甲仅此三件(7、15、19号俑),所以说,这两式甲可合而为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