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附等温线的介绍及应用

吸附等温线的介绍及应用

ID:33517459

大小:141.75 KB

页数:6页

时间:2019-02-26

吸附等温线的介绍及应用_第1页
吸附等温线的介绍及应用_第2页
吸附等温线的介绍及应用_第3页
吸附等温线的介绍及应用_第4页
吸附等温线的介绍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吸附等温线的介绍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吸附等温线的介绍及应用吸附相平衡是吸附分离科学技术的重要基础之一,是表述吸附剂对吸附质分子的最大吸附容量以及吸附选择性。吸附等温线是吸附相平衡的具体描述,是吸附分离装置设计所必需的参数。通过对一系列吸附等温线的分类,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各种吸附机理并建立相应的理论模型。同时这一系列吸附等温线的分类还有利于将理论模型更好地应用到实际中去,例如用BET或Langmuir的方法测量出样品的比表面积。IUPAC[InternationalUnionofPureandAppliedChemistry,国际理论与应用化学协会]手册上就有说明:对于吸附过程的研究,第一步就是“确定吸附等

2、温线的类型,然后再确定吸附过程的本质[1,2]”。对于吸附等温线的分类,主要有以下3种分类方法:1.早期的BDDT的5类吸附等温线1940年,在前人大量的研究和报道以及从实验测得的很多吸附体系的吸附等温线基础上,BrunauerS.,DemingL.S.,DemingW.E.和TellerE.等人对各种吸附等温线进行分类,将吸附等温线分为5类(如图1所示),称为BDDT分类,也常被简称为Brunauer吸附等温线分类。(如上图所示)类型I是向上凸的Langmuir型曲线,表示吸附剂毛细孔的孔径比吸附质分子尺寸略大时的单层分子吸附或在微孔吸附剂中的多层吸附或毛细凝聚。相应

3、于朗格缪单层可逆吸附过程,是窄孔进行吸附,而对于微孔来说,可以说是体积充填的结果。样品的外表面积比孔内表面积小很多,吸附容量受孔体积控制。平台转折点对应吸附剂的小孔完全被凝聚液充满。该类吸附等温线,沿吸附量坐标方向,向上凸的吸附等温线被称为优惠的吸附等温线。在气相中吸附质浓度很低的情况下,仍有相当高的平衡吸附量,具有这种类型等温线的吸附剂能够将气相中的吸附质脱除至痕量的浓度,微孔硅胶、沸石、炭分子筛等,出现这类等温线。如氧在-183℃下吸附于炭黑上和氮在-195℃下吸附于活性炭上,以及78K时N2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及水和苯蒸汽在分子筛上的吸附。类型II为形状呈反S型的吸附

4、等温线,相应于发生在非多孔性固体表面或大孔固体上自由的单一多层可逆吸附过程。在低P/P0处有拐点B,是等温线的第一个陡峭部,它指示单分子层的饱和吸附量,相当于单分子层吸附的完成。随着相对压力的增加,开始形成第二层,在饱和蒸气压时,吸附层数无限大。这种类型的等温线,在吸附剂孔径大于20nm时常遇到。它的固体孔径尺寸无上限。在低P/P0区,曲线凸向上或凸向下,反映了吸附质与吸附剂相互作用的强或弱。在吸附的前半段发生了类型I吸附,而在吸附的后半段出现了多分子层吸附或毛细凝聚,例如在20℃下,炭黑吸附水蒸气和-195℃下硅胶吸附氮气。类型III是反Langmuir型曲线。在憎液

5、性表面发生多分子层,或固体和吸附质的吸附相互作用小于吸附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时,呈现这种类型。例如水蒸气在石墨表面上吸附或在进行过憎水处理的非多孔性金属氧化物上的吸附。在低压区的吸附量少,且不出现B点,表明吸附剂和吸附质之间的作用力相当弱。相对压力越高,吸附量越多,表现出有孔充填。有一些物系(例如氮在各种聚合物上的吸附)出现逐渐弯曲的等温线,没有可识别的B点.在这种情况下吸附剂和吸附质的相互作用是比较弱的。该类等温线沿吸附量坐标方向向下凹,被称为非优惠的吸附等温线,表示吸附气体量不断随组分分压的增加直至相对饱和值趋于1为止,曲线下凹是由于吸附质与吸附剂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比较弱

6、,较低的吸附质浓度下,只有极少量的吸附平衡量,同时又因单分子层内吸附质分子的互相作用,使第一层的吸附热比诸冷凝热小,只有在较高的吸附质浓度下出现冷凝而使吸附量大增所引起的,如在20℃下,溴吸附于硅胶。类型IV是类型II的变型,能形成有限的多层吸附,低P/P0区曲线凸向上,与Ⅱ型等温线类似。在较高P/P0区,吸附质发生毛细管凝聚,等温线迅速上升。当所有孔均发生凝聚后,吸附只在远小于内表面积的外表面上发生,曲线平坦。在相对压力1接近时,在大孔上吸附,曲线上升。由于发生毛细管凝聚,在这个区内可观察到滞后现象,即在脱附时得到的等温线与吸附时得到的等温线不重合,脱附等温线在吸附等

7、温线的上方,产生吸附滞后(adsorptionhysteresis),呈现滞后环。这种吸附滞后现象与孔的形状及其大小有关,因此通过分析吸脱附等温线能知道孔的大小及其分布。VI型等温线以其吸附过程的台阶状特性而著称。这些台阶来源于均匀非孔表面的依次多层吸附。液氮温度下的氮气吸附不能获得这种等温线的完整形式,而液氩下的氩吸附则可以实现。如水蒸气在30℃下吸附于活性炭,在吸附剂的表面和比吸附质分子直径大得多的毛细孔壁上形成两种表面分子层。V型等温线的特征是向相对压力轴凸起。与III型等温线不同,在更高相对压力下存在一个拐点。V型等温线来源于微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