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510585
大小:323.00 KB
页数:50页
时间:2019-02-26
《考研政治历年真题集分部分无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历年真题解析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篇一、单选题200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 A.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2.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了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 A.自然界自身的运动 B.人的意识的能动作用 C. 人的实践活动 D.工具的制造与使用3.人的视觉器官有感觉外界物体的光和颜色的功能。可见光的波长范围一般是380nm(纳米)到780nm,称为可见光谱。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不同波长的辐射使人感觉到不同颜色,
2、一般来说,700nm为红色,580nm为黄色,510nm为绿色,470nm为蓝色,400nm为紫色。这种现象表明 A.人只能认识外界物体作用于感官形成的感觉 B.人的感官所具有的生理阈限是人的认识能力的界限 C. 人的感觉中包含着对外界事物信息的选择、加工和转换 D.人所形成的关于事物的感觉是人自身生理活动的结果2004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1、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 A吃喝穿住 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 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 D结成社会关系2、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人烟稀少、一片荒凉。由于人口剧增,生产力水平低下,吃饭问题成为中国面临的首要问题,于是人们不
3、得不靠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经过半个世纪的开垦,北大荒成了全国闻名的"北大仓"。然而由于过度开垦已经造成了许多生态问题。现在,黑龙江垦区全面停止开荒,退耕还"荒"。这说明 A人与自然的和谐最终以恢复原始生态为归宿 B人们改造自然的一切行为都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 C人在自然界面前总是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D人们应合理地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3、在抗击"非典"的斗争中,许多患者被治愈后又捐出自己的血清,用于治疗其他患者,这说明 A人的价值只体现在特定的场合和行为中 B人的价值必须以满足个人需要为前提50 C人的价值是在满足自身和他人的需要中实现的 D人的价值表现了人
4、的能力的大小200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1、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 在哲学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2、“当一位杰出的老科学家说什么是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对的;但当他说什么是不可能的时候,他差不多总是错的。”这一名言的哲学意蕴是 A、在科学研究中,经验是不可靠的 B、事物的可能性是因人而异的 C、世界上一切事物只有可能性,没有不可能性 D、每代人所获得的真理性认识,既有绝对性,又有相对性3、未来学家尼
5、葛洛庞蒂说:“预测未来的最好办法就是把它创造出来。”从认识与实践的关系看,这句活对我们的启示是 A、认识总是滞后于实战B、实践是认识的先导 C、实践高于认识D、实践与认识是合一的4、第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这标志着 A、我国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完善B、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进步 C、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发展D、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升华200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1.世界上惟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A.变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变是绝对的,
6、不变是相对的 D.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2."只有音乐才能激起人的音乐感;对于没有音乐感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表明 A.人的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B.人的感觉能力决定认识的产生和发展 C.人的认识能力是由人的生理结构决定的 D.事物因人的感觉而存在503. 温家宝总理在给一位国务院参事的回信中,引用了两句诗:“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朝野”。这一古训蕴含的哲理是 A.人的经验是判断是非得失的根本尺度 B.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重要 C.感性认识高于理性认识
7、 D.人民群众的直接经验即实践是认识的重要基础2007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政治试题1."风定花犹落,鸟鸣山更幽"形象地表达了动和静的辩证关系是() A.静不是动,动不是静 B.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C.动是必然的,静是偶然的 D.动是静的原因,静是动的结果2."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吾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吾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孟子》中的这段语启示我们,做事情时要区分可能性和不可能性,二者的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