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物理学-物体弹性课件

医学物理学-物体弹性课件

ID:33500775

大小:1.27 MB

页数:35页

时间:2018-05-24

医学物理学-物体弹性课件_第1页
医学物理学-物体弹性课件_第2页
医学物理学-物体弹性课件_第3页
医学物理学-物体弹性课件_第4页
医学物理学-物体弹性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医学物理学-物体弹性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医学物理学物体的弹性第二章掌握描述物体弹性的基本概念:形变、应变、应力、模量。理解应力与应变的关系。了解骨骼的力学特性和生物材料的黏弹性。教学基本要求物体形变形变定义:物体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状和大小的改变。形变类型:从弹性体的恢复情况划分有弹性形变、范性(塑性)形变。从形状变化情况划分有伸长、缩短、切变、扭转、弯曲等形变。伸长和缩短合称线变。线变和切变是弹性形变的两种基本类型,其他形变实际上是这两种形变的复合。第一节线应变与正应力一、线应变对一细长物体施加拉力F使之拉伸,其伸长变化率称为线应变:若物体被拉伸>0,ε>0;若物体被压缩<0,

2、ε<0。(2-1)1.内力物体内部任一横截面两边材料之间存在的一种相互作用力。2.张力垂直于任一截面的拉伸内力。3.压力垂直于任一截面的相互挤压的内力。二、正应力4.正应力如果是均匀物体,则张力F与横截面面积S之比,称为该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用σ表示:(2-2)如果是物体受力不均匀或者内部材料不均匀的一般情况,可以取一个微小的面元,其面积为dS,设这个面元上的张力为dF,则该面元上的正应力表示为(2-3)正应力分为张应力(σ>0)与压应力(σ<0).1.低碳钢正应力与线应变的关系从图上可将拉伸分为弹性、屈服、硬化和颈缩四个阶段:三、正应力与

3、线应变的关系①弹性阶段曲线中OA段,A点称为正比极限。B点的正应力叫做弹性极限。②屈服阶段过了C点是屈服阶段,这一阶段的最大正应力为屈服强度。③硬化阶段从D点开始是硬化阶段,只有加大正应力,才能使物体进一步伸长,此即材料的硬化;E点的正应力叫做强度极限;④颈缩阶段过了E点是颈缩阶段;F点称为断裂点。拉伸时,断裂点的正应力称为材料的抗张强度。压缩时,断裂点的正应力称为材料的抗压强度。BF是材料的范性(塑性)范围。如果F点距B点较远,则这种材料能产生较大的范性形变,表示它具有展性。如果F点距B点较近,则这种材料能产生较小的范性形变,材料表现为

4、脆性。实验表明:在正比极限内,正应力与线应变成正比,即(2-4)Y称为杨氏模量。结合(2-1)和(2-2)式(2-5)即为胡克定律其中杨氏模量Y只与材料的性质有关,它反映材料抵抗线变的能力,其值越大物体越不容易变形。几种材料的杨氏模量见表材料低碳钢铸铁花岗岩铅骨/拉伸骨/压缩木材腱橡胶血管杨氏模量Y109N·m-2196785017169100.020.0010.00022.骨作为一种弹性材料,在正比极限范围之内,它的正应力和线应变成正比关系。骨骼在被拉伸时会伸长、变细(如人进行悬垂动作)。骨骼在被压缩时(如举重)能够刺激骨的生长,促进骨

5、折愈合;但压缩作用较大时能使骨缩短、变粗。拉伸与压缩的极限应力分别为134MN·m-2与170MN·m-2湿润而致密的成人四肢骨的正应力-线应变曲线3.主动脉弹性组织的正应力与线应变关系并不服从胡克定律,曲线没有直线部分。主动脉弹性组织的弹性极限十分接近断裂点,这说明只要它没有被拉断,在外力消失后都能恢复原状。弹性组织应变可达到1.0,这说明它可以伸长到原有长度的两倍,这一点和橡胶皮比较类似。主动脉弹性组织的正应力-线应变曲线[例2-1]如图所示,一根结构均匀的弹性杆,密度为,杨氏模量为Y。将此杆竖直悬挂,使上端固定,下端自由。求杆中的

6、应力和应变。解:设杆在悬挂时的长为l,横截面积为S。以悬挂点为原点向下作Ox轴,如图所示,计算坐标为x(0

7、合力都集中在这个对称面里。在两个支架上放置一横梁。当横梁受到一个垂直于轴线的横向压力P时,如图(b)所示,横梁发生弯曲。显然,凸出的一侧被拉伸,凹进的一侧被压缩。四、弯曲第二节切应变与切应力一、切应变当物体两端同时受到反向平行的拉力F作用时会发生形变,如图所示,其内部与该截面平行的平面发生错位,使原来与这些截面正交的线段变得不再正交,这样的形变叫做切应变。发生错位的这些平面叫做剪切面,平行于这个平面的外力叫做剪切力。剪切的程度以Δx/d比值来衡量,这一比值称为切应变(γ):(2-6)二、切应力弹性体发生切变时,任一剪切面两边材料之间存在相

8、互作用并且大小相等的切向内力。通过弹性体内某一个面元的切应力为(2-8)当切向内力在上下底面上分布均匀时,剪切力F与截面积S之比称为切应力,又称为剪切应力。用τ表示。(2-7)三、切应力与切应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