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形式_虚拟社会实践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形式_虚拟社会实践

ID:33490415

大小:167.99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6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形式_虚拟社会实践_第1页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形式_虚拟社会实践_第2页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形式_虚拟社会实践_第3页
资源描述: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形式_虚拟社会实践》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思想政治工作IDEOLOGICALANDPOLTICLWORK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新形式———虚拟社会实践■吴满意■肖永梅■曹银忠(电子科技大学四川成都610054)【摘要】现代信息技术革命以及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发展的需要催生了一种新型的社会实践活动形式———虚拟社会实践。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分析了虚拟社会实践的生成依据,提出应从共性与个性相结合的视野把握大学生虚拟社会实践的本质属性,探讨了虚拟社会实践的主要特征,研究了大学生虚拟社会实践的基本内涵,指出这种虚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在仿真环境中模拟生活、增长知识、扩展能力、演练成长的一种新型社会化实践活动。

2、【关键词】虚拟社会实践;生成依据;本质;内涵【中图分类号】G642.44【文件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7426[2010]02-0122-03虚如一的东西,而是工业和社会状况的产出一种非线性的复杂关系。显然,回归生拟生活作为当代大学生在校生活物,是历史的产物,是世世代代活动的结活,展示新生活的丰富多彩,提升社会实的重要部分与活动方式,从根本上促动果,其中每一代都立足于前一代所达到践主体的能力,把握当代技术的社会化着大学生社会实践向虚拟形态转变;而的基础上,继续发展前一代的工业和交建构与社会的技术化建构相统一的路以往的社会实践虽取得了一定成效,终往

3、,并随着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径,无疑是我们思考大学生虚拟社会实因交通、安全等诸多因素制约面临创新。制度。”[1](P76)显然,马克思、恩格斯不只是践的技术依据。大学生虚拟社会实践正学界对虚拟实践问题的研究有一定成强调物质生产作为人类根本性而非唯一是在现实实践的创造性基础上,诸如课果,但探讨的深刻性不够。因而,加大对性的生活实践方式,而且鲜明地表达着程中的社会实践、校园中的社会实践、校虚拟社会实践研究的力度尤显重要。本人类实践多层次发展的哲学意蕴。网络外社会实践基础上融合信息时代特有的文仅就大学生虚拟社会实践生成的依生活的呈现,使人类实践方式和实践形

4、技术而生成的新的实践方式。据、本质属性和基本内涵展开讨论。态发生巨大嬗变,虚拟实践问题应运而第三,大学生虚拟社会实践提出的生。而对大学生虚拟社会实践问题的深价值依据。不言而喻,当前高校大学生社一、大学生虚拟社会刻把握,只有从这一视野出发,才能诠释会实践活动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实践生成的依据其生成与存在的合理性依据。在内容、形式、组织等方面存在着不少问第二,大学生虚拟社会实践提出的题,如经费投入少、学生参与面窄、内容大学生虚拟社会实践是当代信息技技术依据。科学技术是历史发展的杠杆。缺乏针对性、搞形式走过场、交通与安全术革命性变动的产物,是社会实践的技纵

5、观科技与社会发展互动史,不难发现隐患等等。因而,虚拟社会实践对于扩大术性表达,它实现和完成着大学生社会人类虚拟现实的思想源远流长。从古希高校的承载能力,推进现有“精英实践”实践活动质的飞跃。通过对现实社会实腊毕达哥拉斯用数来代码具体事物的企模式走向“大众实践”模式,无疑是解决践活动的吸收与重构,在更大程度上满图到中国《易经》以阴阳八卦演化天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实困境的必然选足着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成才的需要。从莱布尼茨的万能字母表到当代计算机择。因为它以数字化符号、信息交流为基第一,大学生虚拟社会实践提出的科学家艾伦·图灵的虚拟技术原创思想,础,在主客

6、体交互、主体间性、内容共享、理论依据。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从阿帕网的问世到互联网的全球化、平方式超链、效果反馈等方面,都具有人-实践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集中体现着民化与普及化等等,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机-人整体系统的共生共存,可以有效减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的一致性。在《德阶段都程度不同地以各种方式观念性的少现实实践中的不确定性,增强安全性,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指出,费尔巴把握着未来的走向。时至今日,信息网络并极大地降低实践偏差的可能性,较深哈“没有看到,他周围的感性世界绝不是技术已远远超出技术所展现的工具性旨层次缔结实践活动中平等、协作、共享关某种

7、开天辟地以来就直接存在的、始终趣,深嵌到人类社会生活系统之中,呈现系,充分体现实践规定人而人也规定实基金项目:本文系2008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虚拟社会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号:08JA710006)。作者简介:吴满意,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肖永梅,电子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博士生,武警成都指挥学院副教授;曹银忠,电子科技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生。·122·2010·2理论与改革践的价值意蕴。能性。虚拟社会实践的仿真性不仅仅以的,并呈现出互联互动、交叉发展的态第四,大学生虚拟社会实践提出的

8、物质的实体存在为基础,更是以关系、信势。从类型划分看,既有大学生一般网上需求依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