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481727
大小:2.42 MB
页数:45页
时间:2019-02-26
《中国-科协科普资源共建共享对策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建共享的理论研究、国内外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构建经验两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1.2.1科普资源的含义弗朗西斯·培根曾说过“知识的力量不仅取决于其自身的价值,更取决于它是否被传播以及被传播的深度与广度”,可见知识传播的重要性。理论是实践的导向,实践是理论的基础。现实生活中,《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2]明确提出“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是四大基础工程之一。实现科普资源共建共享,首要任务是清晰地界定科普资源。目前,科普资源并没有严格的公认定义,
2、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观点。①科普资源可分为基础性资源和专业性资源两大类,基础性科普资源是指具备开展相关科普活动或为科普提供专业性支持的机构、人才、条件和信息等;专业性科普资源是指专门从事科普工作或以科普为主业的机构、专业人员、条件和信息服[3]务等(田小平,2004)。②科普资源是指用于发展科普事业的政策环境、人力、财力、物力、组织、科普内容及信息等要素的总和,科普资源可以抽象概括为科普能力和科普内容或产品两大类,前者是科普事业发展的基础性条件,后者则是科普的内涵和具体内容,两[4]者构成
3、了科普资源的有机整体(任福君,2009)。③从信息学角度讲,科普是一个信息传播过程,科普资源就是科普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支持性要素的集合,是提升科普能力的重要因素,是科普事业发展的基[5]础性条件(何丹,2009)。④科普资源,是指具有教育、培训、文化和旅游功能的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起推动作用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物质载体和条件,是科普活动得以完成[6]的最重要部分(秦学,2004)。1.2.2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含义目前学界对“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也没有统一的定义,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如下:《
4、科普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08-2010-2015)》提出科普资源共享,就是要树立社会化“大科普”意识,探索建立科普基础设施资源共享模式和机制,搭建科普基础设施服务平台,营造全社会科普资源开放共享的环境,推进科普资源的高效利用。[5]何丹(2009)认为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是指科普资源拥有主体(包括机构及个人)之间,通过建立各种合作、协作、协调关系,利用各种技术、方法和途径,开展包括共同揭示、共同建设在内的共同利用资源的一切活动,最大限度地满足科普工作2华中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者和社会公众对于科普
5、资源的需求。其中,科普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是指众多科普资源拥有者参与的对科普资源共同建设和相互提供利用的一种机制,是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核心。借鉴其它相关文献中对共建共享的界定,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专题组在《科技条件平台与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研究专题报告中》对科技资源的共享机制与相关制度的界定是科技条件资源共享体系内各主体间的责、权、利关系,各要素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连接方式以及各环节有效协同完成其共[7]享目标的运行方式和相关制度保障系统。王东升(2005)认为信息资源共享,是指在特定
6、的范围内(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信息网络或几个互有协议的信息机构)全部或部分的资源提供给特定的信息服务机构、特定的信息用户或网络成员的共享。[8]袁曦临(2008)认为一个完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包括资源、服务、门户三个层次。1.2.3国内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综述《科普管理体制和运行创新研究总报告》指出要实现科普管理体制的规范、高效运作,离不开科普运行机制的合力作用。通过阅读文献,我发现目前大多数学者认同的科普资源共建共享主要包括以下六种基本类型:多元投入机制、协调管理机制、沟通交流机制、激励约
7、束机制、竞争互动机制、评价反馈机制。(1)多元投入机制目前多数学者关于多元投入机制观点一致。一方面,政府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9]承担起发展科普事业的首要责任;《科普法》规定科普是公益性事业。刘长波(2009)认为公益性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科普投入与产出的不对称性,导致科普投入与[10]产出的脱节,也就预示着政府要承担起发展科普事业的主要责任。吴金希(2007)认为应该从制度上保证对科普基础设施的稳定投入,即政府投入应有最低标准,而[11]且要逐年增加。李健民(2009)认为政府经费是科普场馆
8、运行机制的主要保障,他指出政府应该保障利用本级财政资金设立科普场馆事业专项经费,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而增加,条件成熟时,可考虑建立科普场馆持续发展的社会基金。另一方面,科普事业发展需要通过营造良好的科普投入机制,采取合适的科普投入方式,实现多元科普经费投入机制,广泛吸纳社会各界投入到科普资源建设和发展中来。于申[12](2007)认为科普场馆并不能因为是公益性事业就完全依靠政府养活。应该拓宽筹资渠道,在争取政府投入、社会支持的同时,科普场馆还应拓展符合自身发展的创[13]收渠道。赵立新(200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