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3)

《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3)

ID:33474509

大小:67.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6

《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3)_第1页
《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3)_第2页
《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3)_第3页
《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3)_第4页
《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3)_第5页
资源描述:

《《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3)》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心理学概论》课程作业评讲(3)责任教师张莉本次《心理学概论》作业评讲(3)主要针对重庆电大编制的《心理学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中的部分简答题和论述题进行评讲。下文中,黑色的是问题与解答要点,兰色是说明和解释。二、简答题(一)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1.考核知识点:动机的特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2.解答提示:(1)动机的特点有:①动力性;②指向性;③隐蔽性;④活动性;⑤维持性。(2)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是由以下五个等级的需要构成的:生理

2、的需要,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的需要等;安全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有秩序、能免除恐惧和焦虑等;归属和爱的需要,一个人要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参加一个团体等;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它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二)简述情绪的成

3、分与功能。1.考核知识点:情绪的成分与功能2.解答提示:(1)情绪的成分。情绪是一个多成分的复合心理现象。它是由以下三种成分组成的。①主观体验②外部表现③生理呼唤(2)情绪的功能:①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第7页共7页②情绪是激励行为的动机③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④情绪是人际交流的手段(三)举例说明动机与行为、工作效率的关系。1.考核知识点:动机与行为、工作效率的关系。2.解答提示: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1)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十分复杂的。同一种行为可能有不同的

4、动机,即各种不同的动机通过同一种行为表现出来;不同的活动也可能有同一种或相似的动机。例如,在同一个班级中,学生的学习动机可能是各种各样的。有的学生希望成为优等生,在班上拔尖,得到老师和同学的称赞;有的学生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不愿辜负父母、亲友的期望;有的学生是在英雄、模范人物的影响下,希望学好本领,将来为建设祖国服务;有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动机,上学只是为了混日子;等等。这些不同的动机都表现在同一种学习行为中。学习动机不同,学习效果也会不一样。另外,同一种动机,也可以产生不同的行为。例如几个人都想

5、休息,但有的去剧院,有的去散步,有的去划船等。(2)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如学习的动机太强、急于求成,会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了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学习效率降低。考试中的“怯场”现象主要是由动机过强造成的。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道德森的

6、研究表明,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研究还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这就是著名的耶克斯一道德森定律。(四)在学校环境中,如何发挥社交动机的积极作用?1.考核知识点:发挥社交动机的积极作用2.解答提示:在学校环境中,学生的社交动机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得以满足: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同伴

7、之间的沟通。(1)师生沟通①良好师生沟通的作用。良好的师生沟通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心理背景,可以使学生获得社交的满足,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到社会中人与人之问的温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和乐观性格。②良好师生沟通的要素。在课堂背景中要实现良好的师生沟通,有三个构成要素:“真诚”、“接受”、“理解”。第7页共7页(2)同伴沟通同伴沟通主要表现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它是儿童社交活动的又一重要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同伴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种影响在青少年时期达到顶点

8、,同伴并可能取代父母和老师在儿童心目中的第一地位。如果缺乏同伴沟通,儿童的社交需要和情感得不到满足,常常会引发一些不正常的问题状态和行为表现。同伴沟通对儿童的社会化和社交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同伴间的交往为学生的社会化提供了演习、观摩及模仿的机会和场所,提供了榜样和强化的作用,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往来学习、巩固和内化各种社会行为规则。同伴沟通有助于儿童从他人角度上看待问题,设身处地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影响了以下几方面的活动:有效地获得信息,有效地综合信息,建设性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