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吨混热式炉型

10万吨混热式炉型

ID:33466881

大小:145.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9-02-26

10万吨混热式炉型_第1页
10万吨混热式炉型_第2页
10万吨混热式炉型_第3页
10万吨混热式炉型_第4页
10万吨混热式炉型_第5页
资源描述:

《10万吨混热式炉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10万吨/年混热式炉型改造说明应用本炉型的目的:在内热式炉型的基础上,进行炉型改进(或进行新炉建设),投资比外热式炉型少的情况下,煤气的品质与外热式炉型相似,兰炭的品质优于内热式炉型,同时可有效的降低兰炭的含灰量。1混热式炉型工艺流程2工艺流程说明回炉煤气经过全自动燃烧机燃烧产生高温烟气,高温烟气先经过煤气加热器将煤气加热到500~650°C,烟气进入混热式炉型外层进行间接加热,加热后的煤气进入到混热式炉内部进行直接加热,加热后的煤气既起到了加热煤的作用,同时也起到了扰流增加传热作用;低温干馏后的兰炭进行干法熄焦后输送至料仓。从混热式炉出来的烟气进过煤气预热器将回炉煤气加热后

2、进入干法熄焦工段,进行兰炭的冷却和焙干。从混热式炉出来的煤气依次进过气液分离器、间冷塔、电捕焦油器、脱硫工段、洗脱苯工段进行净化后部分回炉,大部分外供。3、煤质水分14.32%(内水0.59)硫分2.27%灰分8.27%挥发分38.9%固定碳52.27%热稳定性良好粒度5~20mm(根据小粒煤炉实验,入炉煤可用混煤,混煤粒度组成:25%小于5mm和75%大于5mm)4、产品规模、数量、质量及用途4.1兰炭兰炭产量10万t/a项目质量标准国家优级铁合金专用YB/T034-92固定炭%≈85.8≥85灰分(Ad)%7~810硫(S)%≯1.90.80挥发分(Vdaf)%≯44电阻

3、率(ρ)10-5Ωm≮31002200兰炭>5mm粒可供国内铁合金厂、电石厂、化肥厂及出口;焦粉<5mm,可供DRI-生产的还原剂及高炉喷煤、民用洁净型煤及工业用洁净型煤等。4.2煤焦油煤焦油产量10000t/a,其主要性质见表3-1。低温煤焦油的主要性质表3-1水分密度g/cm3甲苯不溶物(%)酚%粘度E80萘%游离碳煤焦油≯6.2%1.05~1.061.6~2.617~211.6~1.81.9~2.30.6~0.8煤焦油属低温焦油,含有轻油、杂酚油及沥青等馏分,主要用于生产燃料油、油毡、碳黑及一般碳素制品,可外销。4.3煤气年产剩余煤气约3.2×107Nm3/a(采用煤气

4、燃烧热解)。煤气质量:热值3800~4300KCal/Nm3成  分:H238~47%CH421~29%CO13~23%CmHn2.7%CO22.5%N24%O21.8%总产煤气:6200Nm3/h回炉用煤气量:2200Nm3/h循环煤气量:9500Nm3/h5装备水平5.1全自动燃烧炉本系统采用全自动温度控制,可有效的进行混热式炉的温度控制,本设备采用专利技术,主体分为:燃烧机、燃烧室、控制系统组成,可有效将炉内温度控制在±20°C。煤气燃烧量为:2200Nm3/h5.2煤气加热器本设备采用专利技术,可将煤气加热到500~650°C,在本系统中,根据实际情况,煤气加热的温度

5、控制在550~650°C之间。煤气加热器采用七级加热,主要材料使用耐热不锈钢,并进行表面合金化处理。进出进出流体烟气冷煤气流体总量Nm3/h140009500工况体积流量m3/h70410576095004712操作温度℃10005501090030400操作压力(进口)MPa0.010.01压降(允许值/计算值)1Pa5.3混热式炉本实验炉型生产兰炭10万吨/年,结构采用钢混组装式结构,主体钢材采用ZM400,可抗高温和高温下磨损,隔热层采用陶瓷纤维棉,保温层采用岩棉和陶瓷纤维毡。主体外部采用碳钢外包。陶瓷纤维棉表面喷涂抗磨损和抗高温胶。可有效抵抗2200°C高温和烟气40

6、m/s流速。煤气配管采用ZM400方管制作,炉体采用分段箱型组装而成,每段箱体采用廻沟式密封,密封材料采用陶瓷纤维棉和高温胶,每段箱体均设置膨胀结构。确保炉体在运行过程中安全可靠。5.3.1炉体结构简图(见附图)5.3.2炉型说明本炉型适应小颗粒煤(¢5mm~25mm)和块煤生产,为了使小颗粒煤在进入炭化室后,开始松散,利于高温煤气穿透整个炭化室宽度,本设计炭化室宽度为30公分,自上而下分三个工序,下部为直热式煤气配气室,配气口为向下倾斜45°C,以防止小粒煤对配气孔的堵塞,其中炭化室中部为外热式烟气加热室(干馏段),采用高温烟气在外部间接加热和高温煤气直接加热的方式,烟气在

7、加热室中采用四流程,温度从上而下依次降低。最上部为烟气汇集室,经过各加热室的烟气最后汇集在碳化室上部的外烟道中,对碳化室上部进行加热,同时也有对煤的预热作用。在碳化室中部烟道上部采用盖帽式,主要作用是煤下落过程中比较松散,利用煤气的通过和扰流。5.3.3为了使小颗粒煤炭化后产生的煤气与进入碳化室的高温煤气形成的混合气(荒煤气)顺利导出炉外,本设计将炉内集气罩与碳化段的距离为2m,主要目的在于克服因小颗粒煤堆积层太厚,小颗粒煤气隙小、透气性差,使煤气不易导出的缺陷。5.3.4混热式炉型主要工艺参数项  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