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之谦刻印二三事

赵之谦刻印二三事

ID:33420558

大小:538.19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5

赵之谦刻印二三事_第1页
赵之谦刻印二三事_第2页
赵之谦刻印二三事_第3页
赵之谦刻印二三事_第4页
赵之谦刻印二三事_第5页
资源描述:

《赵之谦刻印二三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赵之谦刻印二三事钱君匋赵之谦为人刻印从他致挚友魏锡曾(稼孙)的信中看来,是比较谨严而不随便与人的。不若他的书法、绘画,接受请托的面比较广;尤其是书法,要算是最广的了。因此,能够得到他的刻印的,不过五六十人。而且这五六十人之中,有的也仅得到一二方而已。只有和他特别接近的如魏锡曾、沈树镛、胡澍等人,得到他的印比较多。赵之谦对于印面所用文字,要求比较严格,字面不雅和不易布置的他不肯勉强下刀。魏锡曾曾经要他刻“悌孙”两字的印,他认为这两个字的字面既不好,文字本身的结构又不易布置,因而没有照刻,改刻了“睇堂”两字;江湜(弢叔)要他刻“弢叔诗草”四字,他认为此四

2、字有市气,没有刻(均见致魏锡曾书)。唯一的例外是,他曾经刻过一方朱文“坦甫”印,“坦”字极难处理,在他边跋中刻云:“篆不易配,但求其稳。……”我看赵之谦勉强所刻的印恐怕只此一方而已。赵之谦刻印的谨严,可以从他在下刀之前经营篆法的情况中看出。他对每一印面的布置,均就字形及字与字之间的因素而给以各种独特的设计。他为魏锡曾刻过一方“魏稼孙”的三字白文印。他对这三个字的布置,一定经过很多的思索和设计,当刻成之后,认为还不理想,未能尽达其意,就磨而重刻,成为现在所见的能够列入他的代表作的那一方。重刻的和第一次所刻的比较起来,自然是重刻的布置妥贴,结构新颖。他对

3、刻印的一丝不苟、不惮重刻的态度,由此可见。第一次所刻的那方印已经被他亲手磨去,拓本极罕,只魏锡曾所集的《二金蝶堂印谱》中有之,大概可以说是孤本了吧。赵之谦在北京的时候,为沈树镛刻了一方朱文印“汉石经室”,结体凝练,刀法娴熟,是他的代表作之一。沈树镛请他刻这方印的时候,汉《石经》的拓本还没有买到,是预题以俟汉《石经》之来的室名。赵之谦在此印的边跋上记日:“小蓬莱阁及《石经》残字,闻尚在人间,韵初求而得之,铭其室以俟。癸亥秋,悲庵刻。”不久汉《石经》竟为韵初花二百金买到,价可谓昂矣,不过拓本确佳。此本后面之跋,覃豀共写丂页。“然可厌特甚,此公学浅,胆大可

4、恶”(见赵之谦致魏锡曾书)。当沈树镛买到了拓本之后,赵之谦为了祝贺他的如愿,又在那则边跋后面加刻了两行:“是岁除夜,韵初来告,已得《石经》,元旦早起,亟走相贺,出此纵观,欢喜如意,遂记于石。”已有边跋而加刻之,在他的刻印中只此一方。现在头一则边跋的拓本亦极罕见,魏锡曾所集的《二金蝶堂印谱》中有之,也可算是孤本了。赵之谦性喜诙谐,在挚友之间是不拘形迹的。他有一封为了魏锡曾没有复他的信而将其大骂一场的信:“……自前月迄今,不知发过多少信,而一字不复,真乃怪事!弟生平待友最真,何阁下以荒谬对耶?寄石来时恳切如此,早知如此之一信不复,不如一石不刻之为愈矣。可

5、杀,可杀!现在弟为无识,又将各印一封寄,此信到日,若竟无一字来,则魏稼孙狗心鬼肺,神人共愤矣。前此寄尺牍价便嫌少,亦必写一收到之条,(自此以后,竟不发一信,吾以汝为死矣。)嫌少尽可再说,岂脚要烂断,手先烂断耶?从前屡有人说稼孙之为人可恶,弟不觉其可恶,今则不惟恶之!可见赵益甫眼力有限,竟为汝等鬼蜮伎俩所蒙矣。……”魏锡曾收到这封被大骂的信,幵不介意,竟把它珍藏之,作为鉴赏之物。可见他们之间的情谊之厚,吵吵骂骂是无所谓的。有一次,赵之谦刻了一方白文“思悲翁”三字印,边跋作隶书“奚冈”二字,挟之以骗魏锡曾,说是奚冈的作品,和他的别署正相同,为他所得,真乃

6、巧遇。但是魏锡曾一接手就揭穿了他的骗局。这件事见魏锡曾所集的《二金蝶堂印谱》中于此印同一页上的记载。他亲笔写道:“撝叔既刻此印,戏署奚款见示,欲以相诳,余觉之,乃相视而笑,书此以发其覆。稼孙识。”赵之谦除了为极熟的人刻了一定数量的印之外,一般泛泛之交者很少能够得到他的刻印的。加之他在逝世前十年间,很少刻印,所以留传到今天的作品就为数不多了,不过三百方上下而已。陈秋堂刻怀清堂印西泠后四家中,“二陈”往往幵称。虽同宗丁敬,同属浙派之中坚,而两人之面貌又略有不同。陈豫钟(秋堂)偏于静谧、整饬,多作小印,较少斑驳,如秀雅之处子;陈鸿寿(曼生)偏于跌宕、恣肆,

7、刀痕历历,燕尾雀膝,如豪放之丈夫。前者主阴,后者主阳。春兰、秋菊各擅其时,各得其妙,而不必斤斤以论低昂也。又,上述系就其整体而言,少数印自不在此例。“陈豫钟(1762—1806)清……·字浚仪,号秋堂,钱塘(今杭州)廪生。精于小学,篆籀皆得古法。摹印尤精。”(《中国美术家人名辞典》)此印边款:“秋堂,癸亥八月”。癸亥,系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据此,则印系陈氏42岁时所作。后3年,陈氏即归道山,仅享45岁。古人寿命不若现时,故有“人生丂十古来稀”之句。印面系“怀清堂印”,以汉朱文出之。骨格清奇,气韵淳和,允称佳构。刀法随意,不求工而自工。此印之工者

8、,非工整也,乃金石韵味使然。从刀法及简款,或秋堂因某种缘故急于求成耶。陈秋堂于“家在吴山东畔”印之边款中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