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画线条演变简史——兼论中国绘画“气““韵“的载体

中国画线条演变简史——兼论中国绘画“气““韵“的载体

ID:33412509

大小:375.97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5

中国画线条演变简史——兼论中国绘画“气““韵“的载体_第1页
中国画线条演变简史——兼论中国绘画“气““韵“的载体_第2页
中国画线条演变简史——兼论中国绘画“气““韵“的载体_第3页
资源描述:

《中国画线条演变简史——兼论中国绘画“气““韵“的载体》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2008年5月社科纵横May,2008总第23卷第5期SOCIALSCIENCESREVIEWVOL.23NO.5中国画线条演变简史_一兼论中国绘画“气”“韵”的载体覃洪萍1王铁飞2(1.重庆大足石刻艺术博物馆重庆402360;2.盐城生物工程高等学校江苏盐城224000)【内容摘要】线条色彩是绘画的基本构成要素,而中国砸在长期的演变中却发展成注重对线条本身表现力的挖掘。不太重色彩这一状态,“轻色重线”表现形态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而是经历了一段漫长的演变过程。中国文人笔下的线条体现了他们的人生哲学,凸显了文人的精神风貌。本文拟对中国画中

2、线条的发展轨迹进行回顾、梳理,探寻作为中国画气韵载体的线条所具有的丰富内涵,并试图提醒当代国画家继承中国优秀的线造型传统,以气运笔,以墨显韵,创作出更好的中国绘画。【关键词】中国画线条演变。春蚕吐丝”气韵载体原因中图分类号:J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106(2008)05—0114一03一、“春蚕吐丝”式的线条无法满足写实的要求的造型和平涂的设色方法本身就不可能达到纯自然地表现中国绘画的表现形式由探索到定型的时期是战国到西客观物象,不能通过对阴影的描绘表现物象的立体感,对光汉。如同西方油画,中国画也曾经历过一段写实期。从

3、战线的不同和物象之间的相互影响的色彩变化(环境色)也国、西汉的帛画到唐代的大型墓室壁画、敦煌石窟壁画当无法表现。绘画既然不能纯客观地表现对象,以纯客观的中,可以看出:春秋战国时期绘画形式基本确立,工具主要标准——形似去品评绘画就不妥当。从而古代美学理论家用毛笔、墨,采用线造型,追求准确真实表现客观物象的绘们提出了主、客观统一为绘画的最高境界。如唐张璨提出画发展过程。韩非曾经论述过“画鬼魅易,画犬马难”的命“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即要求把客观物象与心中的主观题。战国时期人们以表现客观物象的准确与否去评判绘画感受统一起来进行描绘的要求。如何

4、实现这种统一?作品。但是由于对线条的把握没有做到得心应手——我们在绘画实践中出现了唐代王维、张璨等人的水墨山水。从战国人物绘画中看到的仍然是一个简单的轮廓,符号化并占山水画主流。水墨山水始于吴道子,他纯用墨线,粗细现象仍然存在。《龙凤仕女图》中墨线勾勒相当粗糙,且粗随笔,粗细随意,变化多端。吴的改革打破了青绿山水精雕细不匀,体现出画手对画笔的驾驭能力不高。《人物御龙细刻的形式及“春蚕吐丝”的线条。吴之后山水画技法日图>的作者却有细致人微的刻描能力,线条流畅飘逸充满渐丰富。勾、皴、点、染,线条自身的表现力强多了。不过吴活力,具有美感,可以

5、作为“高古游丝描”的一个好的范例。的线条是继承了张僧繇而发展的。张僧繇最早解放了“春后世画家也多运用此种技法作画,比起早期山水画“群峰蚕吐丝”式的线条,开创了点、曳、斫、拂的形式。而在张之排列,犀栉锯齿”,“树石若伸臂布指”来,线条运用已大为前则是南朝宋陆探微的“精利润媚”。陆的画线条不再是进步。“春蚕吐丝”式的单调,精而利,润而媚是改革传统线条的古代画家对于写实的追求没有停止过,这也是早期绘先声。《历代名画记》明确记载第一个吸收书法用笔于绘画理论家们品评绘画高低的标准。但是画家们所使用的线画的乃是陆探微,其次是张僧繇。条是被称为“春蚕

6、吐丝”式的线条。唐吴道子以前居画坛二、画论中寻找文人画线条演变的理论依据主流的是“春蚕吐丝”一类的线条,如发丝一样,细匀无粗以上描述我们只看到了线条的变化的过程及部分原细变化。《校书图》、《女史箴图》、<宁懋石室图》线刻,直到因:那么导致后世中国画特别是文人画线条变化的理论依展子虔的《游春图》,李思训的《江帆楼阁图》等都是用细匀据又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在六朝及以后的画论中找到答无变化的线条勾勒出轮廓,填以颜色。山水以青绿为主,这案。派画法发展到李思训几近顶峰,勾线填色山水画已经发展从顾恺之始中国有了正式的较为详细的绘画理论。从到最高阶段。

7、顾的三篇画论中我们发现有关线条的论述及对后世画家的“春蚕吐丝”式线条战国已有,西汉达到成熟,历东汉。用笔有启发的理论文字有以下几处:<论画:》中“⋯⋯作女逾三国,经西晋至东晋,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度。其优点在于子尤丽,衣髻俯仰中,一点一画,皆相与成其本色姿,且尊卑格调高古,但是勾勒山石,树木及所有人物,动物都用这种贵贱之形,觉然易了,难可远过之也”。作者认为一般作品没有变化的线条就有缺憾。它的表现力是有限的,即单线难超过这张画是因为,一点一画皆相与成其本色丽之姿,线114条是有变化的。<魏晋胜流画赞>中“若轻物宜利其笔。重美。阴阳刚柔是古代

8、思想家必论的概念。宜陈其迹,各以全其想。譬如画山,迹利则想动,伤其所以中国画以线条为造型的基本特点。这个线不是素描之嶷。用笔或好婉,则于折楞不隽;或多曲取,则于婉者增折,轮廓线。它“一画之间变起伏于峰杪,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