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穿黄隧洞结构分析-研究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穿黄隧洞结构分析-研究

ID:33394653

大小:2.15 MB

页数:55页

时间:2019-02-25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穿黄隧洞结构分析-研究_第1页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穿黄隧洞结构分析-研究_第2页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穿黄隧洞结构分析-研究_第3页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穿黄隧洞结构分析-研究_第4页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穿黄隧洞结构分析-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穿黄隧洞结构分析-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章绪论总体上说,我国缺水问题相当突出,尤其以北方为甚。我国年总用水量1949年为1030亿立方米,2004年增长到5548亿立方米。目前的用水量大约是10条黄河的水量。受全球性气候变化等影响,近年来我国部分地区降水发生变化,北方地区水资源明显减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用水从1980年的457亿立方米,增加到2004年的1229亿立方米。城镇生活用水从1980年的68亿立方米,提高到2004年的361亿立方米。农业用水在经过了大规模的增长后,基本上维持在4000多亿立方米的用水规模。50多年来,全国兴建

2、了8.5万座水库,总蓄水能力达5000多亿立方米,兴建引水工程loo多万项,引水闸3万多座,提水工程40多万处,形成年供水能力5800亿立方米。但是,我国缺水问题一直存在,而且越来越突出。按目前的正常需要和不超采地下水,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将近400亿立方米。“十五”期间,农田受旱面积年均达3.85亿亩,平均每年因旱减产粮食350亿公斤。全国农村有3.2亿人饮水不安全。全国有400余座城市供水不足,比较严重缺水的有110座。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与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对水资源需求的不一致性,是我国对水资源进行调控

3、的内在动因。水资源的分布特点、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的需要,决定了我国水资源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还需要进行适当的丰贫调剂。1.1.2南水北调的提出为满足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就提出“南水北调”的设想,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前期工作,对东线、中线、西线的调水水源、调水线路和供水范围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论证,形成了南水北调东线、中线、西线与长江、黄河、淮河和海河四大江河相互联接的“四横三纵”的工程总体布局,见图1.1。东线工程作为南水北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江苏省扬州附近的长江干流引

4、水,利用京杭大运河以及与其平行的河道输水,连通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作为调蓄水库,经泵站逐级提水进入东平湖后,分水两路,一路向北穿过黄河后自流到天津;另一路向东自流经胶东半岛输水干线向山东半岛供水【3“·51,线路布置见图1.2。第一章绪论图1-1南水北调工程总体布局根据2001年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修订规划分三期实施。第一期工程利用江苏省江水北调工程.扩大规模,向北延伸,向山东省鲁北和胶东地区供水,抽江500m3/s、过黄河50m3/s、送胶东50m3/s;第二期工程在第一期工程基础上扩大北调规模,供

5、水范围扩展到河北省和天津市,抽江600m31s、过黄河lOOm3/s、到天津50m3/s、送胶东50m3/s:第三期工程在第二期工程基础上继续扩大规模,实现抽江800m3/s、过黄河200ra3/s、到天津lOOm3/s、送胶末90m3/s的最终规模。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领导“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的指示精神,国家计委、水利部于2000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南水北调工程前期工作座谈会,部署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工作。淮委负责会同海委于2001年编制完成《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规划(2001年修订)》

6、。此后,在东、中、西线规划等12个附件的基础上,国家计委和水利部联台编报了《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划》。2002年12月,国务院批准丁《南水北调工程总体规戈9》。12月27日,国务院在北京和江苏省、山东省旖工现场同时举行了南水北调工程开工典礼仪式,国务院总理朱铬基宣布南水北调工程开工,东线第一期工程的江苏段三阳河,潼河、宝应站工程和山东段济平干渠工程开工建设。2007年12月28日,南水北调采线穿黄河工程开工。翼墨二要堕丝北京砖卜一jj一弓乇津币圈l-2南水北调东线线路圈l13穿黄河工程的研究穿黄河工程是南水北

7、调东线工程的咽喉工程。从研究东线调水工程时就开始了对过黄河的方式、位置的研究,1977年11月水电部规划设计管理局组织黄河中下游查勘后,在山东聊城召开查勘讨论会。会议同意1976年《南水北调近期规划报告》中关于穿黄的方式和位置的意见.并提出应采用多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线路图第一章绪论手段进行地质勘探,以查明穿黄枢纽处河床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1978年3月原水利电力部以(78)水电规字第32号文下达了穿黄工程的设计任务书,对穿黄方式明确指示按立交埋管或洞挖方案进行比较,穿黄线路要求对位山、柏木山、黄庄三条

8、线路进行比较,并以位山线洞挖方案为重点。1978年~1980年,原水电部第十三工程局设计院对三条线路进行了大量勘测和设计比较工作。经比选后,重点研究在解山和位山之间黄河河底开挖隧洞的立交方案。该处黄河河床窄,基岩面较高,围岩成洞条件好;工程布置不改变黄河现状,不影响黄河行洪、排凌;运行管理方便:与黄河有关的总体规划布局矛盾少。但因当时对河底岩溶发育及水文地质情况了解还不够清楚,故提出了在河床底部开挖一条过河勘探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