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陶瓷项目立项备案申请报告

建筑陶瓷项目立项备案申请报告

ID:33386419

大小:146.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9-02-25

建筑陶瓷项目立项备案申请报告_第1页
建筑陶瓷项目立项备案申请报告_第2页
建筑陶瓷项目立项备案申请报告_第3页
建筑陶瓷项目立项备案申请报告_第4页
建筑陶瓷项目立项备案申请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建筑陶瓷项目立项备案申请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陶瓷项目立项备案申请报告建筑陶瓷项目立项备案申请报告WORD格式,可下载编辑一、项目建设背景推动绿色发展取得新突破,是立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作出的重要判断,也是《政府工作报告》对做好今年工作提出的一项重要要求。各地各部门必须把推动绿色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因地制宜,切实发力,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改善的双赢之路,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二、建筑陶瓷项目基本情况(一)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建筑陶瓷项目。(二)项目建设性质本期工程项目属于新建项目,主要从事建筑陶瓷的研制开发与制造业务。(

2、三)项目承办企业项目承办企业名称:xxx有限公司。该方案由“泓域咨询”提供产业规划及项目投资分析。三、建筑陶瓷项目提出的理由9建筑陶瓷项目立项备案申请报告1、创新是制造业发展的主引擎。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不完善、产业共性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主体缺失等问题突出。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加快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打造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促使我国成为全球创新的引领者。坚持质量为先。高质量是制造业强大的重要标志。近年来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但产品档次不高、缺乏

3、世界知名品牌、领军企业发展不足等问题依然突出。建设制造强国,必须把质量品牌作为生命线,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完善政策法规体系、技术标准体系、质量监管体系、先进质量文化,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和自主品牌培育,叫响“中国质量”,打造“中国品牌”。2、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提高到7件;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积极培育创新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3、房屋、道路、给排水和庭园等各

4、种土木建筑工程用的陶瓷制品。有陶瓷面砖、彩色瓷粒、陶管等。按制品材质分为粗陶、精陶、半瓷和瓷质四类;按坯体烧结程度分为多孔性、致密性以及带釉、不带釉制品。其共同特点是强度高、防潮、防火、耐酸、耐碱、抗冻、不老化、不变质、不褪色、易清洁等,并具有丰富的艺术装饰效果。2010年,我国建筑陶瓷行业拥有1597家规模以上企业,共实现实现销售收入2900亿元,同比增长27.1%;实现利润总额230亿元,同比增长34.8%。四、建筑陶瓷项目选址及用地规模控制指标(一)建筑陶瓷项目建设选址本期工程项目选址在xxxx经济开发区。(二)项目用地性质及规模1、本

5、期工程项目计划在xxxx经济开发区建设,用地性质为建设用地。9建筑陶瓷项目立项备案申请报告2、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30666.82平方米(折合约46.00亩),代征公共用地面积766.67平方米,净用地面积29900.15平方米(红线范围折合约44.85亩)。(三)用地控制指标及土建工程1、本期工程项目净用地面积29900.15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21601.5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0511.80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工程22359.34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3976.72平方米(其中:原辅材料

6、仓储设施2332.21平方米,成品贮存设施1644.51平方米),办公用房1794.00平方米,职工宿舍687.70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1694.04平方米(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不计容建筑面积0.00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30511.80平方米;项目规划绿化面积2051.15平方米,场区停车场和道路及场地硬化占地面积6247.44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29900.15平方米。2、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72.25%,建筑容积率1.02,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6.86%,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所占比重4.80%,固定资产投资

7、强度3856.06万元/公顷,建设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0%;根据测算本期工程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五、绿色节能发展分析9建筑陶瓷项目立项备案申请报告1、推进水资源循环利用和废水处理回用。《规划》强调统筹工业节水与污染防治,落实节水即减污的理念,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水处理后回收利用等手段,强化过程循环和末端回用,推动工业节水减污协同治理。鼓励企业积极采用高效、安全、可靠的水处理技术工艺装备,大力提高水循环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取水量。加强工业废水深度处理,废水水质达

8、到需求标准后进行充分回用,减少生产过程和水循环系统的废水排放量。加快培育节水和废水处理回用专业技术服务体系,鼓励专业节水服务公司联合设备供应商、融资方和用水企业,实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