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dc桩技术总结材料

sddc桩技术总结材料

ID:33382409

大小:73.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25

sddc桩技术总结材料_第1页
sddc桩技术总结材料_第2页
sddc桩技术总结材料_第3页
sddc桩技术总结材料_第4页
sddc桩技术总结材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sddc桩技术总结材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标准实用SDDC桩技术总结一、工程概况1.1地形及地貌本工程位于西宁市城东区,场地地形不平坦,局部仍堆放有土堆,总趋势为南高、北低,场地高程在2206.02-2221.12米之间,相对高差15.10米,由南向北自然倾斜,高程由场地北侧金达路地形点高程2206.48米引测。场地在地貌上属湟水河南岸Ⅲ级阶地前缘地带。1.2水文地质条件场地埋藏有潜水类型地下水,含水层为饱和黄土和卵石层,主要为卵石层,稳定水位在自然地面下12.30-14.50米(7月份测),无承压,稳定水位标高为2193.02-2198.26米,水位变化幅度±0.50米,由南向北径流,地下水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和湟水河上游河水的

2、潜入,地下水与黄水河之间的补给关系为地下水补给河水。1.3黄土湿陷性评价根据《岩土工程详勘报告》了解,场地-1层黄土状土属湿陷性黄土状土,湿陷系数δzs≥0.015,湿陷系数范围值为0.015-0.171,湿陷程度属湿陷性轻微-湿陷性强烈,经计算,自重湿陷量计算值Δzs=309.375~789.00mm,场地湿陷类型为自重,总湿陷量计算值Δzs=400.75~1402.125mm,地基湿陷等级为II(中等)-Ⅳ(很严重),湿陷土层深度10.00-12.75米。-2层黄土状土主要分布于-1层湿陷性黄土层之下,湿陷系数均小于0.015,不具湿陷性,属非湿陷性黄土。1.4场地稳定性、地基均匀性

3、评价文案大全标准实用拟建场地处于湟水河南岸Ⅲ级阶地上,地形比较开阔、平坦,场地未发现有新构造断裂,场地属稳定场地。地基土主要为湿陷性黄土层,场地属II(中等)-Ⅳ(很严重)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且压缩性属中-压缩性,以中压缩性为主,压缩性较高,故黄土地基具有湿陷变形和压缩变形的双重弊端,存在差异较大,属不均匀地基。二、施工技术参数与施工工艺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SDDC)》专利技术,对天然地基进行处理,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消除地基湿陷性、提高地基均匀性的目的。2.1工程量(1)、第二剖面以北,桩长为10.5m(含2米影响深度)、桩数为1040根;(2)、第二剖面以南,桩长为8.5m(含2

4、米影响深度)、桩数为2961根;2.2设计参数(1)、第二剖面以北,引孔直径1200mm,桩径2000mm;孔深7m,夯后深度8.5m;第二剖面以南,引孔直径1200mm,桩径2000mm;孔深5m,夯后深度6.5m(2)、桩间距为2800mm,排距为2424.87mm,等边三角形布置;(3)、桩体材料采用素土;2.3地基处理要求2.3.1、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宜小于180Kpa;2.3.2桩体压实系数≥0.96,桩间土挤密系数不小于0.90;2.3.3复合地基按规范要求完全消除湿陷性。2.4施工工艺冲击成孔成孔验评机械引孔桩位放线文案大全标准实用设备组装SDDC成桩成桩验评填料制备填

5、料验收质量自检资料整理2.5施工主要技术措施2.5.1做好质量自检工作,现场质检人员每天对填料含水率进行抽检。填料含水率如与最优含水率偏差过大,采取预干或预湿处理后再作为填料使用。根据长期施工经验,采用人工超大能量夯击工艺处理填料含水率可降低至最优含水率。2.5.2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进行过程监控。如发现地基土质与勘察资料不符,并影响施工时,应立即查明情况并上报监理方、设计方,采取有效措施后继续施工。2.5.3如施工场地周围有在建工程,可适当调整施工工艺,降低提锤高度、增加击数、减少填料量,以减小SDDC施工中产生的震动对周围在建工程的影响。另外,SDDC夯锤锤形为橄榄状,较常规强夯震动

6、小,对周围在建工程影响很小。施工实例:西安建大科技园地下车库,西安殡仪中心、等项目。2.5.4如孔底出现软弱土层或积水时,可采取向孔内填入一定数量亦可考虑建筑垃圾、砖渣和生石灰或级配砂石(数量由现场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经夯实确定软弱土层或积水处理完毕后,再分层填入素土成桩。2.5.5如场地局部积水含水率较高,应防止车辆、设备反复碾压,或采取硬化措施,避免形成橡皮土,为下道工序带来施工难度。文案大全标准实用2.5.6对于场地地基土含水率较低,成桩挤密比较困难情况,在此区域施工时,现场技术人员应监督夯击能量,做好填料统计工作。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汇报公司,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地基挤密效果

7、,消除湿陷性。2.5.7成桩桩头应保持夯坑深度到达虚桩桩顶标高,以保证桩头部位强度。2.5.8成桩次序:采用先外排后里排,隔行、隔列、间隔跳打的方法四遍成孔、成桩。成孔、成桩顺序如下图所示:(○为第一遍成孔、成桩,⊙为第二遍成孔、成桩,◎为第三遍成孔、成桩,●为第四遍成孔、成桩)成孔、成桩顺序示意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