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研究第21卷第3期2o06年6月广东经济管理学院JournalofGuangdonglnstituteofBusinessAdministrationVol.21.No.3Jun.20o6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研究康晓明(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广东广州510400)摘要:我国资源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环境压力越来越大,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税收可从激励和约束两个方面对环境的保护和资源高效节约利用发挥重要作用.但我国现行税制体系中,保护资源环境的主体税种缺位,已开征的税种,制度不完善,调控力度不够,使我国税收促进资源高效
2、节约利用,保护生态环境的功能很微弱.建议通过改革和完善现有税制,开征环境保护税和燃油税,恢复并改造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来建立我国的资源环境税制体系,增强税收的调控功能,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关键词:资源环境;激励;约束;环境保护税;税收政策中图分类号:F8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100(2006)03—0048—05我国经济发展屮资源消耗高,利用率低,浪费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一直没得到很好的解决,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得到根本转变•随着经济的快速増长和人口的不断增加,我国淡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更加突
3、出,环境压力日益增大,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安全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方针.十六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岀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战略目标,更把节约资源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提出要完善有利于节约资源的财税政策,制定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屮共屮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也提出要实行有利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和能源资源节约的财税制度.,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对资源环境保护功效与缺失的分析评价(一)税收在促进资源有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的机理48
4、税收在促进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可以发挥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促进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的税收政策,主要有激励和约束两个方面.激励的税收政策主要是税收优惠政策,包括税收减免,税额抵扣即特许购进环节抵扣进项税额等等,通过税收减免,税额抵扣等激励性的税收政策来鼓励行为主体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约束性的税收政策主要是额外征税或者多征税,约束性税收工具可以是专门针对调节对象单独设置税种,如资源保护税(含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土地使用税),环境保护税等,对需要限制的产品或行为进行征税,也可以是在选择性商品税中针对需要限制的产品或行为设置税目进行征税,也可以是在一般税种中用更高税率对使
5、用资源特别是浪费资源,产生污染的行为,经济活动额外征税或多征税.通过约束性的税收措施,从经济上惩罚和抑制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行为•一般说来,一般商品劳务税和一般所得税可以通过税收减免或税额抵扣起到激励作用,但因其对所有产品,各种所得一视同仁征税而不具备约束功能;而约束性的税收措施主要是那些具有特殊调节功能的选择性商品劳务税和专门设置收稿H期:2006—03-09作者简介:康晓N(1963一),男,江四信丰人,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财政税收.的其他税种,如消费税,资源税,环境保护税.(二)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对资源环境保护功效与缺失的分析评价在我国现行税制体系屮,具有资
6、源环境保护功能的税收种类,主要有增值税,企业所得税,消费税,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等;已停征或提议中尚未开征的税种主要有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燃油税,环境保护税等.1•增值税:现行政策规定,对部分资源综合利用的产品免税,对利用”三废”生产的产品免税;对综合利用发电实行即征即退或减半征税;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其收购的废旧物资免税,生产企业増值税一般纳税人购人废旧物资冋收经营单位销售的废I口物资可抵扣10%的进项税额•这些税收减免政策,对环境保护,充分有效循环利用资源具有激励作用.为鼓励资源循环利用,对废旧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其收购的废旧物资免征増值税是应该的
7、,但生产企业增值税-•般纳税人购入废I口物资回收经营单位销售的废旧物资可抵扣10%的进项税额的规定,缺乏理论依据.另外,生产企业小规模纳税人利用废旧物资生产的产品没税收优惠.不但如此,我国现行增值税对企业节约资源和节省消耗还起抑制作用,使纳税人缺乏采用先进的制造技术和工艺,减少资源消耗的动力,助长了高消耗的经济行为,因为增值税是对增值额的课税,意味着增值额少就少缴税,增值额多就多缴税,在实际操作屮,增值税凭发票抵扣,见票就扌】
8、,不管纳税人是否实际耗用,也不考虑是节约,循环使用资源还是浪费资源•则高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