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gps坐标系统转换参数求解方法

手持gps坐标系统转换参数求解方法

ID:33381467

大小:16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02-25

手持gps坐标系统转换参数求解方法_第1页
手持gps坐标系统转换参数求解方法_第2页
手持gps坐标系统转换参数求解方法_第3页
手持gps坐标系统转换参数求解方法_第4页
手持gps坐标系统转换参数求解方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手持gps坐标系统转换参数求解方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手持GPS坐标系统转换参数求解方法手持GPS主要利用的卫星星历是以WGS-84坐标系为根据建立的,使用的坐标系统是WGS-84坐标系统,而我们日常使用的地图资料大部分都属于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由于不同的坐标系统地球椭球参数都不一样,它们之间存在着平移和旋转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将WGS-84坐标系转换成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求解出坐标系之间的转换参数。手持GPS一般内部设置五个转换参数,只要计算出五个参数(DX,DY,DZ,DA,DF),并在仪器中输入这五个参数即可完成了坐标转换工作。1参数求解方法1.1收集测

2、区高等级控制点资料并测定其WGS-84坐标在测区内寻找三个以上的高等级控制点,精度越高越好,要求视野开阔,卫星信号强,周围无电磁波干扰,无多路径效应或者较弱。在当场测定其在WGS-84坐标系统下大地坐标(B,L)和大地高H,并收集控制点的坐标信息,包括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平面直角坐标(x,y),大地坐标(B,L),高程h,和高程异常值ξ。1.2计算三维直角坐标对于对于同一空间点,大地坐标系与空间直角坐标系有下列转换关系:(1)式(1)中:N=A/(1–E2sinB2)1/2,1954年北京坐标系与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大地高H=h+ξ,X

3、、Y、Z为大地坐标系中的三维直角坐标,A为大地坐标系对应椭球之长半轴,为大地坐标系对应第一偏心率,F为大地坐标系对应之扁率,N为该点的圆曲率半径。根据实地测量得到的WGS-84坐标系下的(B,L,H)和收集到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大地坐标(B,L,H)代入(1)式分别计算出两个坐标系统下的三维直角坐标X1,Y1,Z1和X2,Y2,Z2。三个坐标系的地球椭球参数见表1。假如没有收集到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下的大地坐标(B,L,H),就必须先将平面直角坐标(x,y,h)通过高斯反算成大地坐标(B,L,H)。表1不同坐标系对

4、应的地球椭球参数坐标系名称长半轴A(m)第一偏心率平方E2扁率FWGS-8463781370.006694379990131/298.257223563北京5463782450.0066934271/298.3西安8063781400.0066943851/298.2571.3计算5个转换参数DX、DY、DZ、DA、DF将在上一步计算中所得到的成果X1、Y1、Z1和X2、Y2、Z2代入到以下函数模型中计算,(2)式中:A1、F1、代表的是WGS-84的长半轴和扁率,A2、F2代表的是1954年北京坐标系或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的长半轴和扁率。上述函数模型把WGS-84坐

5、标系的空间直角坐标原点平移到1954北京坐标系与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的原点,计算出5个转换参数。五参数中,DA、DF是常值,而DX、DY、DZ在不同的地区参数值都不一样。其中,相对于1954年北京坐标系而言,DA=-108m,DF=-0.0000005;而对于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而言,DA=-3m,DF=0。1.4检验参数参数计算结果出来必须进行验证。在手持GPS中按提示输入五参数,并输入测区中央子午线经度。E代表东经,投影比例参数为1.00000,东西偏差为500000m,南北偏差为0,并设单位为米。在测区内选择5个或以上的水准点或者埋石控制点进行实测,并与其理

6、论值进行比较,如果误差没有超过仪器的标称精度,则可以使用,反之,则需要重新测算转换参数。2实例应用软件计算设置转换参数2.1高斯投影的基本概念高斯-克吕格投影是设想用一个椭圆柱横套在地球椭球的外面,并与设定的中央经线相切。  高斯-克吕格投影(简称高斯投影)分带规定:该投影是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数学基础,为控制变形,采用分带投影的方法,在比例尺1:25000-1:500000图上采用6°分带,对比例尺为1:10000及大于1:10000的图采用3°分带。高斯投影6°带,自0°子午线起每隔惊差6°自西向东分带,依次编号1,2,3,…。我国6°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由69°起

7、至135°,共计12带,带号用n表示,中央经线用L0表示,L0=6n-3。其中,12≤n≤23。高斯投影3°带是在6°带基础上形成的,从东经1°30′起,每3°为一带,带号用n′表示,中央经线用L表示,L=3n′。其中,23≤n≤45。在投影面上,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投影都是直线,并且以中央子午线和赤道的交点O作为坐标原点,以中央子午线的投影为纵坐标轴,以赤道的投影带为横坐标轴,这样便形成了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我国,x坐标都是正的,为避免出现负的横坐标y,我国规定将各带纵坐标轴西移500公里,即在横坐标上加上500000m,此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