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谁人不识君

天下谁人不识君

ID:33365280

大小:54.3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5

天下谁人不识君_第1页
天下谁人不识君_第2页
天下谁人不识君_第3页
资源描述:

《天下谁人不识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天下谁人不识君——读《中国人三书》后感我默默地摸着扉页上的那一行小小的字:“细细地品味,深深地挖掘。阅读智者的沉思,是重拾自我,找到生活方向的捷径。”很想去细细地品、深深地挖,可却不敢怠慢,不敢轻举妄动,不仅因它集“洞悉中国人性格的三个范本”于一体,也因作者们极专业而难懂的文法与表述。而在学校读书节的热潮下,我竟是那样激动地捧起了这本书——《中国人三书》。读过它,却是百感交集。《中国人三书》包括《中国人气质》、《东洋史说苑》、《中国人精神》三个部分,之所以说它是洞悉中国人性格的三个范本,是因为它分别从美国人、日本人以及中国人自己的角度分析了中国人。但在阅读过程中,

2、我始终觉得自己憋着一口气,不甚服气。先说说范本一《中国人气质》吧,因为我对这部分想法最多。作者是美国传教士阿瑟·史密斯,据说在中国居住了50多年之久,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极为熟悉。此书中的内容1890年曾在上海的英文版报纸《华北每日新闻》发表,轰动一时,抢购一空;先后被译为日、俄、德等十几种文字,全球销量超过1000万册……看到这些简介的时候,我对此书充满了信心,满心以为如此畅销的书本必然见解独到、分析透彻,殊不知越看越生气……我真的不明白,如此畅销的书,到底是何人在“捧场”?如若是外国人,想想也知道他们是以在何样的心情拜读史密斯这部大作的;那么如若是国人呢?我会觉

3、得很可悲。书中提到的国人“气质”,一如勤俭持家、勤劳刻苦、讲究礼貌等等,表面上是冠冕堂皇的大褒特褒,实则不免矮小了国人的形象。我承认我是略带自负且盲目地在维护着国人的形象,也许明清时期的旧中国就真的如书中所说?作者史密斯一再地强调他已尽量抛却了个人情感,只是以生活中的一个个小细节在影射国人的“气质”,言下之意就是“让事实说话”……但是,他描述事实时所动用的字眼、所体现出来的立场,真的能完全做到抛却个人情感吗?突然间,我觉得自己像个“愤青”一样地敌视着这位作者以及这本书,但越是敌视,我就越强迫自己要看下去,我想知道这位美国传教士到底要把咱中国人描述成怎样?!有时候我

4、在想,是不是自己太偏激了?因为一开始的“成见”影响了后面一次次应有的公正判断?于是我想知道别人的看法,于是我上网查阅,于是我发现其实我是孤立无援的。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的评价都是褒扬有加的:美国前总统罗斯福说他非常快乐地拜读了该书,并称该书绝非它书所能比拟,使他对中国的了解加深了许多;某德国大使说,在他读过的所有关于中国的作品中,该书是最好的;等等。当时我就晕了,我不知道那些高高在上的人何出此言?抑或真的是我个人没有参透此书,没有了解史密斯先生的良苦用心?甚至,鲁迅如是说:“史密斯的《中国人气质》虽然错误也多,但较日本人所作者为佳,值得译给中国人一看。”弃医从文的

5、爱国热血人物都做如此评价,难道,真的是我参透的不够?糊涂了。于是我决定接着看范本二《东洋史说苑》,即鲁迅所说的“日本人所著”之书,事实上这是《三书》中我看的最认真最仔细的一个范本。许是因为它较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许是因为经过史密斯的抨击与打击,我所谓的民族自尊心经历了挑战,已不再脆弱得经不起批判,许是因为这里的批判不至于令人反感。至于范本三《中国人精神》,则是一本赞扬中国人美好品质和文化的书籍,是由咱中国人自己写的书。作者辜鸿铭一方面是孔夫子学说的博学者,对自己国家的政治及其精神有深入的了解,另一方面又充分接受了欧洲教育,西方人曾流传这样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三大殿

6、,不可不看辜鸿铭。我不知道这是不是夸张了点,但辜先生文法表述的专业,犀利的笔锋,独到的见解,不得不令人折服。这绝对是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基于对两种文化的深刻认识,辜先生对中西方文明的阐释是很精辟的。但由于辜先生同时也是一个文化的保守主义,他在本书中的许多的观点都是我不赞同的,他的过分的忠君思想,他的赞同纳妾制,他的赞成墨守成规,我想,这些都是制约中国发展的原因,中国的封建社会为什么会瓦解?不就是那些陈腐、落后、制约人思想的规矩吗?为什么还要墨守成规,为什么不改变呢?而这些,正是外国人拿来取笑国人的把柄。不得不承认,我的确没有经历过书中提到的年代。从出生有记忆到现在,

7、我所接受的教育我所接触的事物我所了解的中国,是了不起的是不屈不挠不卑不亢的,所以也许,我根本无法接受旧中国下的国人形象,我本能地抵抗着、排斥着史密斯先生扣给国人的帽子,负气地认为他一个美国人如何能真正了解咱们中国?又如何能可以做出这番评价?诚然,美国传教士眼里的中国人的形象,并不具权威。它只是一面镜子,有些部分甚至可能成为哈哈镜,然而问题是,一个美国人不能了解真正的中国人,一个中国人就能了解中国人吗?盲目的自尊与脆弱的自卑,怀念与希望,不断被提醒的挫折感与被误导的自鸣得意,我们能真正地认识我们自己吗?辜先生的了解就全面吗?既然连学富五车的辜先生都不能做到尽善尽美,

8、夫复何求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