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某电力工程建设场地的可利用性评价研究

针对某电力工程建设场地的可利用性评价研究

ID:33354863

大小:286.95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5

针对某电力工程建设场地的可利用性评价研究_第1页
针对某电力工程建设场地的可利用性评价研究_第2页
针对某电力工程建设场地的可利用性评价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针对某电力工程建设场地的可利用性评价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煤矿现代化2011年第l期总第100期某电力:I:程建设场地的可列用性谭愉硪究刘宗霞,冯文娟,卢正广(兖矿集团邹城华建设计研究院,山东济宁273500)摘要当今对能源的不断需求及人类生活范围的不大扩张,使得电力工程建设场地条件日益复杂,使得针对电力工程建设场地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西南某电力工程场地的可利用性评价来对其进行探讨,主要研究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场地构造稳定性的评价、场地整体稳定性评价及场地地基稳定评价,提出针对场地建设中的可利用性问题进行系统的评价。关键词建设场地;场地构造稳定性;场地整体稳定性;场地地基稳定性中图分类号:TU4文献标

2、志码:A文章编号:1009—0797(2011)01—0080—03槽圈谷地形,北侧及南侧发育有与之相联系的侧缘深1工程概况切沟及缓坡坳地。西侧前缘为河谷侵蚀基岩台地。某输变电工程场地位于四川省西部甘孜藏族自根据现场调查,显然,沿甘谷地场地纵向发育较治州东南部的泸定县,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01。46为典型的圈谷洼地一台地一吐延展地形,配之以~102。25,北纬29。54~30。l0之间。H.其周两侧缘沟槽地形,已构成较为完整的斜坡重力堆积地边发育有鲜水河断裂及龙门IlI断裂两条活动性深大貌体系。断裂。输变电_I程构筑物主要建筑采用框架结构,独2.2堆积体

3、结构特征及岩性基础,单柱荷载25t/m。本文将从个区域构造稳组成十r谷地台地主体的块状、巨块状及块碎石状定性、场地稳定性及地基稳定性j个方面对电力T程强~全风化花岗岩堆积体,其岩体结构及空间分布场地稳定性进行分析,并最终得出场地的整体评价。呈现出显著的孤立性。其北侧挖角沟以北、南侧大渡河岸坡、东侧二郎I⋯IIJ麓斜坡及西侧甘露寺台地均未见清晰的花岗岩基岩。场地下部主体由具有整体性结构的强~全风化堆积花岗岩块体构成。岩石内部抗风化能力较弱的长石及云母等矿物,已风化呈褐黄色粉状物。场地浅层岩土主要为具有密实幢结构的块碎石及岩屑堆积,其中,岩石及角砾成分为花

4、岗岩,棱角状、无分选,含量75%~98%,粒径一般0.02~0.35m;充填物主要为褐色岩屑及少量粉粒,含量2%~25%,稍湿。场地表层广泛发育有崩坡积块碎石、岩屑及粘性土混合堆积。2.3场地水文条件甘谷地场地岩土体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即使是在雨季高强度降水期,也末现地表积水现象。表明地表Q一冲积层;Qr”一洪积层;一坡积层;Ql_滑坡堆积;水通过贯通性良好的垂向裂隙一孔隙体系向深部下Q一坠覆堆积;^y!一元古代花岗岩渗,导致岩体下部地下水富集。场地北侧深切沟谷内,图1甘谷地场址工程地质环境图可见地下水常年持续渗流,丰水期单泉流量约0.2。2场地工程地质

5、条件3场地构造稳定性分析2.1地形地貌拟建场址区均位于川I滇棱形断块与川I西北三角场地呈向西吐出的EW向台地,台地后缘¨I麓坡形断块的交接复合部位。喜山运动期以来,伴随青藏脚处发育有一近南北向展伟、规模较大的洼地一凹高原的强烈降升,地壳岩体持续承受较为强烈的近·80·煤矿现代化2011年第l期总第100期EW向水平推挤作用。在该区域特定的地球动力学环试算,获得表1所示模型计算参数。地震峰值加速度境条件下,新构造活动的基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方0.3g。面:根据已确定的计算模型及岩土介质参数,其中饱3.1大面积间歇性急速抬升水参数按0.9折减。采用适用于复杂

6、岩体结构模型的喜山运动第一幕之后,大致中新世时期,区域范Mogenstern—price法计算进行场地稳定性分析。工程环围内经历剥蚀夷平作用,形成统一的剥夷准台原。上境状况考虑天然、暴雨、地震和暴雨+地震等四种情新世以来,伴随青藏高原的大规模强烈隆起,准台原况。大面积间歇急速抬升并逐渐解体,自NW向sE抬升幅度达3500~1500m不等。3.2断块抬升运动的不均一性区域sN向、NW向和NE向活动性断裂构造将地壳岩体分割成若干断块。喜山运动以来各断块抬升的强度和幅度各异。总的趋势是西北部强东南部弱,区域地貌明显也表现为阶梯式下降的特点,显示出明图3甘谷地

7、站址场地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总体模型显的分区性。形成西部强烈隆起区和东部抬升区的现代地质一地貌格局。3.3断裂活动的差异性特征区内各主要断裂的新构造活动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主要表现在活动强度、幅度和活动形式及时限等方面。NW向磨西断裂的活动性最强,活动性质为左旋走滑型,至今仍保持5~8mm/a左右的滑动速率,属全新世活动断裂,是影响场地地震效应的主要因素;模式1一整体模型;模式2一中前邵A+B块体模型;北东向龙门山断裂带(南西段)活动性次之,活动3一前部A块体模型;模式4一后缘崩坡积模型形式为右旋走滑兼有一定的逆冲分量,最新活动时代图4甘

8、谷地场地稳定性极限平衡计算模式图为晚更新世晚期至全新世初期,对场地稳定性的影响4.2稳定性计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