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

ID:33340698

大小:301.6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2-24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_第1页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_第2页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_第3页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_第4页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2000年5月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May,2000第3期JournalofNanjing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No.3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评析王汉松(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广东广州510631)摘要:生物学上动植物分类学的理论为布卢姆构造其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提供了借鉴。根据人的认知目标是从识记相对简单的知识到非常抽象的思维这样一个渐进过程,布卢姆把教育的认知目标分成六大主类(识记、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及评价)以及其它亚类。这种理论被证明“对研究和教学两方面都是相当有用的”。但由于布卢姆认知目标分类理论不是认识过

2、程的先后层次,不是行为发展的过程,没有揭示出能力形成的内在机制,也缺乏学习理论的指导,导致了教育实践中的诸多困惑。我们应对布卢姆理论进行深刻的反思,立足本国实际,构建本土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关键词:B.S.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中国;实践中图分类号:G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24608(2000)0320065207《教育目标分类:认知领域》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卢姆及其助手多年辛勤汗水的结晶。该书于1956年在纽约发表,是一部教育心理学方面的专著,它的出版发行标志着布卢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成熟。时至今日,该书的出版已40多年。在这40多年中

3、,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对全球的教育产生过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中国也深受其影响。1983年,上海市教科所组织了一些单位,成立了“初中平面几何学业成绩评定研究协作组”,从此开始了布卢姆理论在我国的研究和实践。我国大面积开展教育目标分类学的理论研究和目标教学实践始于1986年,因为在那一年的9月份,布卢姆应刘佛年教授的邀请到华东师范大学讲学。此后,有关布卢姆的大量译著主要出自华东师范大学。最近,谭晓玉等人编译了由L.W.安德森等编的《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40年的回顾(Bloom'sTaxonomy:aForty2yearRetrospective)》(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4、年6月出版),此书可以说是布卢姆理论在西方世界的应用归纳,而皮连生教授主编的《知识分类与目标导向教学——理论与实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则可谓是布卢姆理论在中国的实践总结。此二书对布卢姆理论在全世界的应用实践作了较为全面的归纳总结。据统计,我国1985—1994年的十年间,全国(除台湾外)有关引进、应用布卢姆目标分类理论而写作的论文就达150篇,把布卢姆理论应用到的学科领域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语文、政治、英语、历史、地理等学科。不仅如此,布卢姆的目标理论还在国内的目标教学中占独尊的理论指导地位。人们几乎把布卢姆的理论应用于各个教学改革的环节收稿日

5、期:2000202206作者简介:王汉松(1975-),男,华南师大教育系硕士生。—65—,如教学目标的制定、实施、测评等,这表明布卢姆理论具有很强的实践指导作用,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一认知领域教育目标分类,是布卢姆与其合作者拟建构的一套由三部分组成的完整教育目[1](p.7)标分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布卢姆建构其教育目标分类理论的灵感之源是生物学上的动植物分类法,他先是引用《韦氏新大学词典》对这一词条的解释来进行说明,进而作了一番自己的阐述,他说,生物学家把动植物按门(phyllum)、纲(class)、目(order)、科(family)、属(genus)、种(s

6、pecies)等进行分类,并且发现这是一种能够准确表述自己学科特性的好方法,也是一种便于人们搞懂动植物的不同结构类型和相互关系的好手段。同时,布卢姆认识到,在日常的教学过程当中,有这样一些混乱情况,即一些教师要求学生要“真正明白所学知识”,另一些教师则渴求学生能够“内化所学知识”为己有,还有一些教师则[1](p.1)希望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的内核或精华”。但是,保谓“真正明白”?如何“内化知识”?又怎样才算是“掌握了知识的内核或精华”?它们的标准是什么?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人们的说法不一,没有较为一致的标准。于是,为了寻找较为科学而一致的评判标准,布卢姆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目标分

7、类理论。布卢姆借鉴生物学上的分类方法来进行构建其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并对这一理论的建构目的作了解释,他说:一是“为我们教育系统的目标提供分类方法”,二是“希冀能为所有的教师、教育管理者、专业人员和处理课程及评价方面问题的研究工作者提供一般的帮助”。布卢姆及其助手们认为建构这一理论的组织原则主要有三个:教育学原则、逻辑学原则、心理学原则。首先,分类要符合教育学原则,反映教育特性,尤其是计划课程或选择学习情境的分类更应如此;其次,分类要符合逻辑学原则,在逻辑上要求做到简明扼要和联贯一致;最后,分类要符合心理学原则,分类要与相关的心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