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空间的营造

机会空间的营造

ID:33327522

大小:1.02 MB

页数:32页

时间:2019-02-24

机会空间的营造_第1页
机会空间的营造_第2页
机会空间的营造_第3页
机会空间的营造_第4页
机会空间的营造_第5页
资源描述:

《机会空间的营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3机会空间的营造———以B市被拆迁居民集团行政诉讼为例施芸卿提要:本文从西方社会运动理论、行动社会学理论及公民权和公民的勇气三条理论脉络出发,探讨了当前社会转型期都市运动的一个关键个案。围绕该集团诉讼为何在党政权力最为集中的B市出现及其出现后如何建构所需的机会空间进行自我再生产这两个问题,提出了三个观点:首先,B市作为国家政治文化中心所具有的特殊权力结构,是营造机会空间的一个潜在资源,而90年代以后飞速发展的城市化,则为其提供了初始动因;其次,这些客观机会结构只有经由行动者的积极建构,才能成为维权运动真正可以利用的机会空间;最后,行动者的积极建

2、构体现为公民权利的争取、“生活智慧”的积累,以及“以法维权”的策略建构等三个方面。关键词:都市运动 主体性 机会空间一、引言:从居住空间到机会空间在B市东南、西南方向的四环之外,聚集了很多片拆迁安置房,里面居住着很多原先生活在旧城区传统院落内的老市民。据了解,这些居民大多是1995年以后搬入的,那时这里的道路上黄土泥泞、马车飞驰,小区内杂草丛生、蛇鼠出没,自来水无法饮用,交通极为不便。如今,经过将近10年的时间,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已基本完成,小区入住率已达90%以上,周边的非正式经济繁荣。傍晚时分,社区外围的公共场地上簇拥着休闲和健身的老人

3、小孩,整个社区呈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3本文系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城市化进程中的冲突与化解”课题研究论文之一,课题主持者沈原博士、孙立平教授、郭于华教授。非常感谢沈原、孙立平、郭于华、邢幼田几位老师,以及课题组的毕向阳、姜 、史云桐、常爱书、徐小涵、刘洋等同学在调查和成文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对于文中存在的任何问题,概由作者本人负责。该课题得到亚洲基金会资助,特此致谢。80论文机会空间的营造然而,深入社区之后,就能发现一些与商品房社区明显不同的现象。社区房屋密度极大,公共设施简陋,绿化普遍不足,临街的房屋外观明显比内部的更为光鲜。走进楼道,有一个很扎

4、眼的设计:每一层有三家住户,但其中两家的防盗门门沿紧贴,对成直角,给各家开门和关门都造成极大不便。而且,入室之后,卫生间和厨房的布局都给人非常突兀之感(如图1):图1 更改之后房屋平面图(粗线条标注的是门)经了解,这并非房屋的初始设计,而是房屋建成之后为了尽可能多地安置被拆迁居民改建而成的,房屋原始平面图如图2:图2 更改之前房屋平面图(粗线条标注的是门)81社会学研究2007.2  可以看出,更改前后,同样大小的空间里硬生生地多挤出了一套一居室,这个由钢筋混凝土建成的居住空间,无形之中竟然被巧妙地扩大了。这个发现极大地冲击了我们的视野,如此刚

5、性的建筑空间尚且能够被营造和扩张,更何况无形的都市运动空间呢?都市运动的这种机会空间可以见缝插针地在体制内生长出来,而这种生长和建构的逻辑,正是当代中国都市运动得以发起和维持的根本。二、问题及文献综述(一)问题的提出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20世纪90年代以来,与旧城区拆迁有关的各类问题成为群众信访反映的焦点之一。从全国的情况看,2004年上半年因征地拆迁而引发的到建设部信访的人数有4026批、18620人。其中集体信访905批、13223人,个体信访3121批、5397人,半年就超过2003年3929批、18071人的全年信访总量(牛凤瑞,

6、2005)。就全国各省市具体情况而言,据《 望》杂志报道,从1992年起,有关B市城建问题的群众上访事件骤然增加,以1995年为例,1至7月有163批,3151人次,占这一时期各种上访批数和人数的46.5%和43.2%,其中多数涉及拆迁安置问题。Z省政法委调查也表明,最近几年因旧城改造、拆迁安置、城市规划、城市房屋登记管理等引发的矛盾急剧增多,由此而起的“民告官”案已占全省行政诉讼案的四分之一。在这些日益增多的“民告官”案件中,发生于B市的这起集团行政诉讼,联合了被拆迁市民一万余人,至今已逾六载,无论从规模上、持续时间上还是认同上,都构成了中国

7、当前都市运动中的一个典型案例。这个现象促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何当前中国规模最大持续最久的都市运动反而发生在体制权力最为集中的B市?发生之后,运动又是如何建构其所需的机会空间并进行自我再生产的?这种现象,对于我们理解都市运动的逻辑以及当前转型时期面临的社会问题会有什么样的帮助?(二)三条理论脉络当前西方社会运动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理论主导范式有二:一是82论文机会空间的营造作为资源动员理论为大家所熟识的北美视角,第二个是欧洲新社会运动理论,前者沿袭了美国以机制为中心的研究方法,后者基本上沿袭了欧洲以国家—社会为中心的研究方法。传统社会运动理论

8、采取心理学的视角,从群体的“不满”、“怨恨”出发,进而讨论其他形成社会运动的结构化因素(Blumer,1946;Gurr,1970;Smelser,1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