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323897
大小:3.37 MB
页数:13页
时间:2019-02-24
《中国古代史部分4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a》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轮复习之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繁荣的原因】(1)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经济的高度发展,为思想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2)阶级关系变革,奴隶制崩溃,为思想的繁荣提供了政治条件。激烈动荡的社会环境和划时代的大变革,使许多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对当时的社会变革发表各自主张,形成了“诸子百家”,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3)各国统治者为了争霸战争和政治统治需要,纷纷网罗人才,优待知识分子,让其为争霸战争和富国强兵出谋划策,这种宽松的环境和优裕的地位,有利于文化繁荣。(4)民族融合的加强,各民族文化交流的扩大,丰富了华夏文化,有利于思想文化的繁
2、荣。(5)兴办私学,人才济济。【思维拓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思想文化是对现实的反映。任何时期文化发展状况都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政治环境、统治者政策、各民族文化交流、思想文化上的继承与发展、中外文化交流等因素密不可分。但总结具体某一时期的思想文化状况的原因时,要具体分析,不可生搬硬套,注意灵活运用。如:在总结“百家争鸣”原因时,除考虑宏观因素外,还要具体到当时文化领域的成就及相互影响。例1[2010·焦作模拟]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诸子百家的观点实质上代表( )A.统治阶级的利益 B.不同阶级阶层的利益C.知识分子的不同认识D.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B [解析]本题实际上考
3、查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原因,面对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不同阶层的人从自身角度和利益出发,发表自己的主张,才形成了这样的局面,所以只有B项符合题意。【“百家争鸣”主要学派主张的本质内涵和“百家争鸣”局面结束的必然性】(1)“百家争鸣”主要学派主张的本质内涵。①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和“尚贤”,反映的是小生产者渴望安定生活的愿望,也体现了人民要求废除奴隶制、建立封建制的进步要求。②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政治上主张“仁政”,强调“民贵君轻”,反对统治者“虐民”“暴民”,要求宽刑薄税。客观上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要求。③荀子的“制天命而用之”思想既反映了战国时期人们对自然
4、斗争力量的加强,又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作为新的生产关系代表的无所畏惧的气魄。④韩非子继承了商鞅的“法治”思想,也吸收了荀子“人定胜天”的思想。他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当代必然胜过古代,这给当时的政治改革提供了理论武器;他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主张“以法为本”,用严刑峻法统治臣民,表现出战国晚期新兴地主阶级强大之后的专制意识,对打击奴隶主贵族特权、维护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有积极的意义。(2)“百家争鸣”局面结束的必然性。①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后,采纳韩非子的学说,建立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法家思想成为主要的统治思想。②随着统一封建王朝的建立和封建生产关系的完全确立,适应诸侯纷
5、争局面的“百家争鸣”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土壤;而儒家学派的一些人面对刚刚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还要对它进行指责攻击,这就必然遭到被禁的厄运。所以,这种争鸣局面的结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百家争鸣局面最终结束的标志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诸子百家对和谐社会的构想】(1)人与自然的“和谐”:荀子主张“制天命而用之”,强调人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控制自然,改造自然,使之为人所用。庄子主张“天人合一”,强调人应顺应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对于我们今天反思现代文明的负面作用具有警钟长鸣的意义。(2)人与人的“和谐”:儒家的“仁爱”、墨家的“兼爱”,都主张人与人之间应当和谐相处。孟子的
6、“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强调“人和”是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荀子的“人生不能无群”“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强调要使群居生活免于纷争,趋于强胜,人们就必须恪尽职守而彼此和睦;只要社会各阶层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就能够实现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例2 [2011·全品预测]2009年,央视二套开心学国学异常火爆,学习国学成为热潮。下列《论语》经典语句中,体现“和谐”理念的是( )...A.朝闻道,夕死可矣B.四海之内皆兄弟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D.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B [解析]本题的解答很大程度上要取决于文学知识功底。只要从四个备选题肢中找
7、到与和谐的主题相符合的名言即可。本题难度不大,时政感强,强调了对文学修养的考查。【我国封建时代儒家、法家和道家治国模式的形及其认识】(1)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儒家、法家和道家站在不同的阶级立场上,为封建统治者设计了各具特色的治国思想,儒家提倡德政、礼治和人治,强调道德感化;法家主张实行法治,强调暴力统治;道家提倡顺乎自然,“无为而治”,三者具有很大的互补性。(2)...三者之间表现出了互相融合的趋势。经过秦、西汉初年的治国实践,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在动荡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