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33313429
大小:481.7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9-02-24
《精品论文关于十七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现当代文学论文-关于“十七年”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 以西方启蒙话语为标志的文学史观念,基本否定了"十七年"文学,赵树理小说是其中典型的例子。这种元叙述并非始于八十年代,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革命文学内部就表现出知识等级化倾向。赵树理坚持传统的文艺形式,以顽强的艺术个性开拓了传播五四新文化的文学途径。从抗日战争到社会主义革命时期,他的小说既表现为主体的实践活动,同时也在时代与社会的总体结构中被结构化地建立起来,由此突显出文学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边缘性体验及其特点。重新阐释大众化时代所产生的这种文学形态,解释它对接受的传统定位,以及在尊重本土接受基础上多元的艺术
2、取向,对认识当今大众文化市场是有一定的历史价值的。 关键词:"十七年"文学;赵树理;边缘性体验;反思;历史相关性 一 20世纪80年代,中国的现代化在政治、经济、文化艺术领域全面展开,工、农、商、学、兵,各行各业无不唯此是瞻,百年来挥之不去的民族情结在这里形成一个爆发点,"顺之者昌,逆之者亡".在此趋势下,中国当代文学研究出现了一种以西方启蒙话语为标志的元叙述。 特别是对"十七年"文学,这种元叙述以服膺政治、否定个性为由,认为这一时期的作品是政治的附庸,没什么文学价值,赵树理小说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例子。当时对"十七年"文学的再叙述,"无产阶级"、"资产阶级"和"工农
3、兵方向"这些词句,已不再是评定标准;也与"文革"时期把作品统统斥为"打着红旗反红旗"的"封资修黑货"不同。可悲的是,建立在启蒙话语基础上的元叙述,具有比以往任何时期的批判都难以企及的摧毁力量,甚至把这一时期的文学逐出了文学史讲堂。在形而上的哲学意义上说,这是现代性在"全人类"的名义下,不同于以往"阶级"革命的另一种粗暴,另一种粗糙。 这种粗糙究竟忽略了什么?中国作为跻身世界现代化和全球化行列的后来者,相对于主流,其文化和文学呈现出一种交互关系的边缘性。在文学中,这种边缘性主要体现在它对现代社会演化过程的复杂体验和独有的表现。尽管文学发展与现代化关系密切,而且有些作品从语
4、言到结构,俨然现代主义文学派头,但差异毕竟是其核心。因此在文学史领域,是无法套用西方或其它民族国家任何一种叙述模式加以比附的。以启蒙话语为背景的文学史判断,恰恰忽略了文学表现这一边缘过程的复杂性,忽略了根植于本土的叙事文学之特点。 这种粗糙也并非始于80年代。以启蒙话语为标志的文学史观,或者说,这种元叙述的确立,不完全出自80年代对西方思想的横向移植,早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革命文学内部就有表现。当时无论解放区还是国统区,"革命文化人"对赵树理小说并不十分认同①「参见杨献珍《〈小二黑结婚〉出版经过》,载《新文学史料》1982年第3期。」。究其原因,不是他们对革命文学、
5、大众文学的口号有怀疑,他们是革命文学理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但受"五四"以来苏俄和西方现代小说观念影响,却不自觉地表现出对来自基层社会,不符合流行的现代文学观念的作品的不屑与轻慢。在解放区,赵树理小说被鼓吹为"工农兵文学方向",即便如此,在知识的层面,他的艺术表现也远没有获得普遍认可,并一直延续到后来,被当作"十七年"文学与五四新文学断裂的例证。如果把小说模式看作一种"知识",与五四时期知识分子小说相比,这里的确出现了"知识"链条上的"断裂",确切地说,是一种变异。但历史似乎有意与叙述者捉迷藏,制造"断裂"的陷阱,以掩盖处于现代主流趋势的边缘的文学特点,掩盖连接本土上下文的
6、历史相关性。 至20世纪中叶,民族矛盾、阶级矛盾不断升温,在高度政治化的社会环境中,关于解放区到1949年后的文学究竟如何,难以做深入细致的体察。只见"革命文学"、"工农兵文学","文学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口号此起彼伏,而口号下面文学的实际,特别是文学在生产、撒播与移植过程中的变异与演化,缺乏切实有效的论证和结论。80年代百废待兴,"十七年"文学研究更是行色匆匆,看起来"破字当头",批判者振振有词,实际上却经不起推敲。由于缺乏相应的理论视角,对"十七年"文学的评价只能沿袭旧制,不同的是变换了说法,把以前拥护为正确的,现在说成错误,以前批判为错误的,现在"平反"为正确。
7、以当时流行的见解,这是新时期"拨乱反正"的产物,是文学史研究对"十七年"文学"反思"的结果。结论既出,这一时期文学便被视为政治的"传声筒"和"吹鼓手",没什么艺术经验可言。 历史总是在不断"重写"中得以镜鉴和深化,因此需要反思的不是"重写"本身,而是"重写"中出现的问题。今天看来,80年代对"十七年"文学的再叙述缺乏建树有客观原因:长期封闭的环境,使人们在理论上一时找不到恰当有力的切入点。但也不能忽略主观上的原因,在急于实现经济乃至文学现代化的焦躁心理驱使下,即便概念推陈出新,理解上也有失偏颇。 例如,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武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