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论社会哲学视阈下的和谐经济精选

毕业论文论社会哲学视阈下的和谐经济精选

ID:33311472

大小:508.00 KB

页数:65页

时间:2019-02-24

毕业论文论社会哲学视阈下的和谐经济精选_第1页
毕业论文论社会哲学视阈下的和谐经济精选_第2页
毕业论文论社会哲学视阈下的和谐经济精选_第3页
毕业论文论社会哲学视阈下的和谐经济精选_第4页
毕业论文论社会哲学视阈下的和谐经济精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论社会哲学视阈下的和谐经济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硕士学位论文论社会哲学视阈下的和谐经济姓名:陈娟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教师:朝克20090501摘要和谐,作为一个传统的哲学概念,它的发展过程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而和谐社会就成为人类孜孜以求的美好社会目标。在新世纪,构建社会义和谐社会,是新一届党中央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贡献,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要实现社会的和谐,必须通过发展经济实现,实现经济的和谐发展。本文从哲学的视角,运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马克思主义辩证分析方法,从抽象到具体的逻辑顺序,试图通过对和谐经济作

2、深入细致的哲学分析,深化对和谐经济的全面认识,从而论证了和谐经济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地位,探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追求和谐经济与和谐社会的辩证统一,这对于进一步丰富和深化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推动经济发展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只有经济发展了,才能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建设和谐社会为发展经济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进而推动经济建设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最后运用实践论和认识论的方法,从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提出实现经济活动和谐性的实现途

3、径。・关键词:和谐社会,和谐经济,经济主体,经济秩序,经济活动中国石油人学(华东)硕士学位论文第一早前言一、问题的提出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提出了“和谐社会’’的概念,指出“要适应我国社会的深刻变化,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注重激发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增强全社会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由于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所以,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首先的是发展和谐经济。经济体制的状况制约着经济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经济运行方式,能够促进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框架已经基本形成

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地提高,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是,由于我国的特殊国情是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经济发展现实与人们的美好期望往往会有一定的差距,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使经济发展中会出现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而这些不和谐因素往往会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如公共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地区收入差距拉大、贫富分化加剧、生态破坏、环境污染问题等,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深入调研和仔细分析。尽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现象,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否定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战略,而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

5、础上,实现经济和谐地、科学地、可持续地发展,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和谐经济能够实现辩证的统一,寻求让和谐的哲学理念返回、落实到经济和社会的现实世界。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和谐社会与和谐经济的辩证统一的目的就是使和谐的理念成为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通过经济的和谐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和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哲学是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理论体系,因此,它的使命就是从总体上把握整个社会生活,深入分析和研究社会经济发展中不和谐的现象、影响因素及产生不和谐的深层次原因,从而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更为全面、广阔的理论视野和现实指导,揭示和谐社会与和谐经济的辩证统一,所以,“

6、和谐"这个抽象的哲学理念如何渗透到人们的社会经济活动之中并且指导现实的经济社会活动,就成为社会哲学研究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同时,这也是社会哲学的当代使命。①胡锦涛.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R】,2004,9,19第一章前言二、和谐经济的研究意义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经济是一切社会发展的基础,经济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因此,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也必须有坚实的经济根基,而和谐经济正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坚实基础。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不是凭空想像,也不是刻意求新,而是有着坚实的经济社会的

7、基础。和谐社会构建的每一个环节,都必须以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前提和基础。因为在贫乏的物质基础上不能构建和谐社会更不能实现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目标,贫乏的物质基础只能导致共同贫困。而大力发展和谐经济则是消除贫困,促进社会和人们共同富裕。(一)物质财富相对宽裕是和谐社会的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物质财富贫乏是产生社会发展中不和谐现象的根本原因,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社会的的剩余产品数量极少,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