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中的民俗学表现

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中的民俗学表现

ID:33297396

大小:289.93 KB

页数:3页

时间:2019-02-23

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中的民俗学表现_第1页
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中的民俗学表现_第2页
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中的民俗学表现_第3页
资源描述:

《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中的民俗学表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万方数据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中的民俗学表现马晓辉(首都师范大学国际文化学院)摘要:俄国文学理论家维谢洛夫斯基在其历史诗学理论中考查了诗歌发展整体上.包括体裁以及情节的发展过程.研究了文学和民俗学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其中运用了大量的民俗学资料.但是不能据此把历史诗学单纯地看作民俗学的诗学。关键词:维谢洛夫斯基;历史诗学;民俗学一直以来.维谢洛夫斯基被定位为“俄国历史比较文艺学和历史诗学的创始人.被公认为‘俄国比较文学之父”。【11却很少意识到并评价维谢洛夫斯基在民俗学史中的作用。但是.正像维谢洛夫斯基著名的研

2、究者戈尔斯基所说:“在维谢洛夫斯基的著作中。民俗学的资料远比其他资料要多得多”。171大概是在19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维谢洛夫斯基作为一个民俗学者的活动中有了一个确定的转折点.并且以一种独特的力量发现了自己的需求。正是在这一时期。维谢洛夫斯基力图总结早期作品中观察和获取的素材。完善最初的思想。找出新的研究原则。这一时期在他的活动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就是研究民俗学理论『日j题.寻找人民诗歌发展整体上.也包括体裁以及重要情节的发展过程.研究文学和民俗学相互作用的一般规律。的确,民俗学的经验对于文学。不仅仅在其形成时期

3、,同时在后来发展阶段,甚至现时代都是相当重要的。文学和民族诗歌创作,文学艺术的继承性和民俗学的关系,毫无疑问的也是历史诗学所面临的最相关的.最根本的问题之O在普希金之家档案馆保存并在之后被日尔蒙斯基公布于世的维谢洛夫斯基关于历史诗学著作最初一部分表现出学者的整个思想.这部分的资料也为我们讨论维谢洛夫斯基最初的观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历史诗学》未出版的章节,表达了维谢洛夫斯基的理论信念.这种信念贯穿在他之前和之后的美学学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从这些章节中所体现出来的最重要和最有价值之一的方面就是他的批判热情。反

4、对规范化美学。反对把新的民俗学事实和现代主义文学(现实老头仍然渐强的支撑着。“只要我有桨,有短棍,有舵把,我就想法去揍死它们。”在桑提亚哥身上,生命的意义似乎得到升华,死亡并不可怕。失败也不可怕,问题是如何正视它。在《老人与海》中,我们没有看到海明威以往那种虚无与偏激.这使桑提亚哥的奋斗和失败被赋予一种生命的价值。否则.我们只能面对一个好勇斗狠的好汉。一个两手空空的失败者。在海明威看来。“整个世界就像拳击场,每一个人都在场内。你只有还击才能生存。所以我时刻准备拿起拳击手套戴上就打。我当然一直参加拳击。我要打

5、到生命的最后一天.那时我就要跟自己打.目的是要把死亡当作一种美的事物来接受。”这种以暴制暴的态度在桑提亚哥身上变成了一种谦卑和自信。他不再需要通过搏斗来证明自己,在他眼里只有一般意义的胜和败。唯有如此,他才能有心情在一败涂地之后.再次雄心勃勃地准备下次出海。也只有在这个层面上。我们才能理解桑提亚哥是一个失而不败的真正英雄。在桑提亚哥这一主体形象身上.汇集了海明威主人公模式独一无二的特质。如压力下的冷静、沉着、淡定和优雅风度以及产生这种优雅感的自控能力.同样显示出了一种更加阔远宁静的心理素质。桑提亚哥对失败的

6、反应不再像其他其他作品中的人物。那样的玩世不恭、愤世嫉俗,他平静而坚定地接受了自己的命运,内心的信念并未因此而丧失。<老人与海》与海明威以往的世界相比.又除尽了喧闹和无目的的争斗.它更成熟宁静。。死亡是不可躲避的,能正视死亡就不是懦夫”。海明威在这本书中所达到的精神境界.与人类精神的至高境界是相一致的。在他看来。“死自有一种美,一种安静。一种不会30使我惧怕的变形”。海明威把《老人与海》比作他一生中打到的最大、最美的狮子.这既表明了他是多么喜欢这部作品。又说明了在这部书以及书中的人物身上.海明威找到了一生都

7、在寻求表现的东西。在桑提亚哥身上寄托了他对人性的深刻理解和信念。蕴含了他对人的生命的无限关切和丰富的诠释。桑提亚哥。简朴、贫困而不寒酸,谦卑而不低贱,他的内心深处,某种最为珍贵的东西存留了下来。令人敬仰。参考文献:【1】Edward.H.Strauch;“弧eOldManandtheSea”忉.AligarhJournalofEnglishStudies9,no.1:56一_63,1984.【2】MilesDonald“TheAmericanNovelintheTwentieth-Century”【M].N

8、ewtonAbbot,England:LevidandCharles,1978.[3】史志康.美国文学背景概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9.【4】刘海平、王守仁.美国文学史【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5.【5】李维屏.英美意识流小说[明.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5.r6j王长荣译.美国文学周期,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r7j曾繁仁.20世纪欧美文学热点问题【Ⅶ.高等教-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